當半導體等主流科技股表現不好的時候,我們該怎麼挑股票?
今天來介紹一個理論,以及根據這個理論所衍生出來的選股策略。
這個理論叫作Aggregation Theory,被翻譯成聚合理論。
這個理論是由Ben Thompson 在2015 年所提出來的。
這個理論有三大原則:
一、聚合者本身必須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
二、聚合者在服務消費者的時候,邊際成本趨近於零
三、用戶的邊際取得成本會隨著規模而持續降低
Ben Thompson 認為,符合這三原則的服務,會產生網路效應,導致大者恆大,贏者全拿,winner-take-all。
Ben Thompson眼中最典型的聚合者是Google及FB。
他認為,聚合者主要提供的,是把資訊提供者與資訊需求者,彼此之間的供給與需求,透過聚合者作為平台,有效率的串接起來。
在台灣,最典型符合聚合者標準的,是104人力銀行:
當他開始達到經濟規模之後,營收就呈現非常穩定的成長:
毛利率在營收達到一個特定點之後,也會出現很明顯的揚昇:
那麼我們如何尋找下一檔104呢?
基本的條件有兩個:
一、毛利率創四季新高
二、累計營收年增率要維持正成長
然後再搭配價量創近期新高的技術面條件:
Input: day(20,"日期區間"); Input: ratioLimit(7, "區間最大漲幅%"); Condition1 = C=highest(C,day); //今日最高創區間最高價 Condition2 = V=highest(v,day); //今日成交量創區間最大量 Condition3 = highest(H,day) < lowest(L,day)*(1 + ratioLimit*0.01); //今日最高價距離區間最低價漲幅尚不大 Ret = Condition1 And Condition2 And Condition3;
就可以初步篩選出可能的候選人。
我用這樣的概念寫出來的選股策略,回測的結果如下圖:
當然符合這三個條件的,絕大部份都不能跟Google,FB 相比。
但買股票是買未來,各行各業如果有公司符合那三個條件的兩項以上,都可能帶動公司變成一檔新興的成長股,我們如果能夠過上述的選股法,在其股價長線多頭的初期,就與其相會,這絕對是投資生涯中夢寐以求的事。
把這聚合理論分享給大家,祝大家都能找到才剛要冒出頭的高成長股。
===
● XQ【盤後量化選股模組】($1,000) 完整介紹 ➤https://xqcom.pse.is/5hld64
● 首次訂閱享7天鑑賞期,首次購買輸入官方優惠碼「@XQ8899」,可折抵模組費用$100!
● 量化交易超值方案!購買就送:【量化積木+台股進階】(總價值$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