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張菲買鴻海,宏達電股票的新聞時,我總想找一個指標,看看散戶佔當日交易量比重超過多少時,股價就可能高處不勝寒。
這幾日,正巧XQ在開始測試自設指標這個新功能。我就自己設了一個指標叫散戶作多指標,這指標=(融資買進+融券回補)/成交量,然後再把它做十天的移動平均(如附圖)。以鴻海為例,這指標有領先性,當鴻海多翻空前,這指標通常會從下跌變成上漲,當從空翻多之前,這指標通常會從上漲變下跌。
但這樣的情況,在冷門股並不明顯,對台積電而言,外資大殺,融資買進佔成交比例高時,反而就是底部。
從這樣的例子,我想說的是,每檔股票的股性不一樣,而且會隨著參與份子的變化而轉變,我們很難用一個交易策略放諸四海而皆準,也許我們可以思考,像全身健康檢查一樣,我們用多個不同的指標,去偵測一個商品不同的面向,包括趨勢,動能,量能,震盪,籌碼的發散或收斂等等,然後我們也有一個個股的多空體檢表,經由長期的追蹤,綜合各項的指標,我們才能比較掌握得住商品的多空脈動。
input:period(10); value1=GetField("融資買進張數"); value2=GetField("融券買進張數"); value3=(value1+value2)/volume; value4=average(value3,period); plot1(value4,"散戶作多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