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用的選股策略系列之31~成長股落入合理價位

By | 2022-03-29
過去兩年景氣不錯,基期算是比較高,但能持續成長的股票,仍然是選股時最佳的選擇,所以今天來跟大家介紹 #落入合理價位的成長股 這個選股策略,繼續發揚好公司好股價的選股基本法則。
這裡所謂的成長股,要符合4個條件:
1⃣ 過去五季稅後淨利成長率平均大於5%
2⃣ 過去五年每年稅後淨利平均大於2元
3⃣ 連續三個月月營收年增率都大於5%
4⃣ ROE>5%
接下來就是估值合不合理的問題了,我這裡用的估值計算方法,是用最近三個月營收當計算基礎。
假設未來四季的營收都跟這三個月一樣,營業利益率則假設跟最近一季一樣,在這樣的假設基礎下算出未來本業的EPS,並且據此算出預估的本益比,接下來就以合理本益比10倍當預估的合理價位,然後當股價已跟合理價位折價超過15%時才符合選股條件,以下是我根據上述的原則寫出來的腳本:
value1=GetField("月營收","M")
+GetField("月營收","M")[1]+GetField("月營收","M")[2];//億
outputfield(1,value1,1,"近三月營收合計(億)");
value2=GetField("營業利益率","Q");
outputfield(2,value2,1,"營業利益率");
value3=value1*4*value2/100;
value4=GetField("最新股本");//億
variable:FEPS(0);
FEPS=value3/value4*10;
input:per(10,"合理本益比");
var:parvalue(0);
parvalue=feps*per;
input:disr(15,"折價率");
if close*(1+disr/100)<parvalue
then ret=1;
當然這樣挑出來的股票,也有可能挑出過去輝煌,但未來則未可知的股票,所以我再加上一個濾網:「近一日投信買超佔成交量一成以上」,以上就是完整的選股策略。
未提供相片說明。
我用這個選股策略去回測過去五年,停損停利都設為10%,勝率超過63% 交易次數有276次,總報酬率遠勝大盤,最大區間虧損是17%,基本上算是OK。
這樣的策略的缺點是像2020年時有不少轉機股,這個策略就會嫌太貴而不會出訊號,所以2020年下半年的績效就很一般,同樣的情況在去年下半年也是如此。
但在2017到2019年這三年,成長股大行其道時,績效就會很好,如果我們假設接下來指數表現空間不大,唯成長股能脫穎而出,那麼這個策略還是可以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