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週刊這一期介紹了一位教授,他用一條公式來挑股票,每年賺15%,我試著用XS來寫出這個選股公司,分享給大家。
這篇文章的連結如下
這位淡江大 土木工程系的葉怡成教授,發展了一個叫GVI(Growth Value Index)的指數,
GVI=(B/P)×(1+ROE)^5
這個指數的意思是用淨值/股價去乘上(1+股東權益報酬率)的5次方,這個數字當然是愈大愈好。
教授認為,可以從市值超過兩百億的股票裡去篩選出GVI排名前20名的公司,然後做成投資組合,之後再根據最新的數據做再配置。
根據這樣的公式,我寫了一個函數的腳本如下
value1=GetField("股價淨值比","D"); value2=GetField("股東權益報酬率","Q"); value3=GetField("總市值(億)","D"); if value3>=200 then GVI=1/value1*(1+value2/100)*(1+value2/100)*(1+value2/100)*(1+value2/100)*(1+value2/100) else GVI=0;
把這個GVI在選股時作為排行的函數
最新的排行結果如下
不過這裡要說的是,用這個方式挑股票時,要過濾掉那些因為業外獲利造成的假象,以及ROE正在變差的股票,不然像宏達電,南電這樣的公司也是會被納進來的
所以我就再加上營業利益率要大於零的條件,把腳本重新改寫如下
value1=GetField("股價淨值比","D"); value2=GetField("股東權益報酬率","Q"); value3=GetField("總市值(億)","D"); value4=GetField("營業利益率","Q"); if value3>=200 and value4>0 then GVI=1/value1*(1+value2/100)*(1+value2/100)*(1+value2/100)*(1+value2/100)*(1+value2/100) else GVI=0;
改成這個腳本後挑出來的20檔股票名單如下
我把這腳本拿去回測,持有期間是220天,過去10年的回測數據如下:
年平均投資報酬率有10%,不過倒也不是每年的年報酬率都是正的,大盤不好的時候拉回的幅度也是不小。
我試著把前二十檔改成十檔,回測報告如下
勝率及平均年報酬率都增加,只是最大區間虧損還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