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傳說實驗室2~投信認養股
投信認養股是除了外資認養之外,第二個最常被傳的股市傳說,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看看這個傳說能不能禁得起考驗。 投信認養的股票要怎麼定義?由於投信單一持股不能超過基金的10%,加上國內股票型基金的規模有限,所以江湖傳說是說只要投信持股比例超過0.5就可以算是投信認養股。但如果是這樣的標準,那符合條件的股票會… Read More »
投信認養股是除了外資認養之外,第二個最常被傳的股市傳說,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看看這個傳說能不能禁得起考驗。 投信認養的股票要怎麼定義?由於投信單一持股不能超過基金的10%,加上國內股票型基金的規模有限,所以江湖傳說是說只要投信持股比例超過0.5就可以算是投信認養股。但如果是這樣的標準,那符合條件的股票會… Read More »
市場有一個傳說: 外資認養股如果股價突破外資成本線時,是買進的好時機。我們來實驗看看,這樣的說法有沒有根據。 首先先寫一個突破外資成本線的腳本: value1=getField(“外資成本”, “D”); if close cross over value1 then ret=1; 系… Read More »
這一系列從第二篇到第六篇,都是在介紹新手如何透過XQ的個股分析來建立個股的觀察名單,在進一步開展各種研究方法前,我們先來利用XQ簡單的學習一下如何衡量一檔股票的合理價位? 在XQ的個股分析裡的基本分析,有一個項目叫作「股價評等」,點開後會有像下圖的頁面: 這一頁提供了四種估值模型,對新手來說,比較容… Read More »
了解了一家公司的生意模式、知道這家企業處於企業生命週期的哪個位置,也知道它在同業中的競爭力之後,接下來就得開始預測一家公司會往良性循環還是惡性循環走。怎麼預測呢?先看經營團隊。 XQ裡頭有些頁面,可以讓我們了解這個經營團隊,下面分別跟大家做介紹: 一、看經營團隊持股高不高? 這些年,美國蠻多CEO持… Read More »
透過上述幾篇,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心目中的理想標的,接下來我們就進一步來研判,這些覺得可以更進一步做功課的公司,有哪一些是可以把它放到觀察名單裡、長期留意的。 通常當我看完一檔股票的長期營收及盈餘數字,確認這是一檔成長股或獲利穩定股時,接下來我會看看它的產業競爭力。 怎麼看呢? 在個股分析中有一個目錄叫… Read More »
每次在買心安的時候,常用一個標準:擺個幾年,公司累積的現金流量就足以cover目前的總市值,如果有達到這個標準,就會很勇敢的下去抄底。 這樣的概念,就是今天跟大家介紹的選股策略。 這個策略一共有三個條件,如下圖: 其中的腳本如下: value1=getField(“來自營運之現金流量”, “Y”)+… Read More »
在大跌行情中尋找那些值得關注的股票時,我會找那些總市值與研發費用的比值夠低的公司,這樣的公司如果營業利益率夠高,且累計營收比去年同期維持成長,那麼有蠻大的可能,之後的業績表現,會證明大跌後的股價委屈了,等到大盤止跌回穩時,這樣的公司,就很有機會有比較明顯的回升。 基於這樣的想法,我寫了一個選股策略如… Read More »
在尋找機會大於風險的選股策略時,我總會拿過往的歷史表現,來做參考,這當中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在每一波大跌後的反彈中,有些表現非常亮眼的股票,是屬於基本面不錯,但因為冷門,跟著被錯殺的超跌股,今天來跟大家討論如何找到這一類的股票。 要找這種被錯殺的小型股,我設了四個條件 一、要真的跌的很深,最好是三個月… Read More »
先前我女兒初出社會,存了十萬元,問我要怎麼投資比較好,剛好公司的AI Team在做因子分析,我就試著想研究看看,具備哪些特徵的公司,在大跌後拿來做存股,勝率比較高,今天來跟大家分享我的研究成果。 先說結論,要作為大盤重挫後的存股標的,具備以下三大條件的公司,勝率蠻高的: 一、用盈餘去估算的殖利率要夠… Read More »
以前師父在空頭市場時,看到我們每天無所事事,會叫我們去找那些上檔潛在漲空間比可能下跌幅度要大很多的股票。 例如以前台塑,請參考下圖台塑的月線: 以前40元的台塑就像馬其諾防線一樣,我師父在空頭市場時,一定會逼我們這些師兄弟,在自己負責的旗下公司中,找出這種好公司的長期底部價位區,我師父說,與其看我們…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