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價值型選股

葛拉罕的價值投資標的

發表日期: 2018-11-08

巴菲特的老師葛拉罕,曾經訂過一個選股條件 :總市值小於流動資產減總負債的2/3 意思是,如果一家公司股價跌到總市值比流動資產減總負債還低,還且還低了不少,那麼這家公司如果以目前的股價全數買下來,光拿流動資產去還債後,還有剩。 當然如果一家公司股價跌的這麼慘,通常是因為虧錢,市場預先把未來會虧的錢扣掉… Read More »

一條公式選股術的回測報告

發表日期: 2018-09-11

鏡週刊這一期介紹了一位教授,他用一條公式來挑股票,每年賺15%,我試著用XS來寫出這個選股公司,分享給大家。 這篇文章的連結如下 連結在此 這位淡江大 土木工程系的葉怡成教授,發展了一個叫GVI(Growth Value Index)的指數, GVI=(B/P)×(1+ROE)^5 這個指數的意思是… Read More »

價值衡量九式之九

發表日期: 2017-07-06

衡量股票估值的方法,之前介紹了一些,最後一節就來介紹把這些方法全部放在一起衡量的選股腳本要怎麼寫。 周星馳有部電影叫武狀元蘇乞兒,最後他跟大魔頭決戰時,悟出了把降龍十八掌的前十七式合在一起打就是第十八式 我用同樣的想法,把先前曾介紹過的價值型估值方法全部整合在一個腳本上,挑出符合最多價值衡量條件的股… Read More »

價值衡量九式之八

發表日期: 2017-07-05

前面七式分別用了 PB,PE,PS,自由現金流量,現金股利,營業利益等數字來作為計算的標準,最後兩式用的是雞尾酒衡量法,也就是把這些數據一起納入考量。 以下的腳本挑出來的股票一共要符合以下幾個選股條件 1.本益比低於15 2.股價淨值比小於2 3.股利殖利率小於3% 4.最近一季營收比上一季成長 5… Read More »

價值衡量九式之七

發表日期: 2017-07-04

今天跟大家介紹的估值作法,是找到那些過去五年營業利益達到一定水準且趨勢往上走的公司,假設未來五年營業利益能 維持現狀,然後把最近一年的營業利益乘以五,加上淨值,再來跟目前的股價相比。 我承認這個方法還蠻土法煉鋼,毫無理論基礎,但這是我多年來常用的方法,目的是在找出那些可能被遺忘而超跌的股票。 要找出… Read More »

價值衡量九式之六

發表日期: 2017-07-03

前面介紹了PB,PS,股利折現,自由現金流量,被併購價值,今天跟大家介紹的價值衡量方法是考慮到目前營收成長率的本益比計算方法。 在使用本益比衡量股價高低時,老手們教我們,成長股可以給比較高的PE,衰退的股票PE就給的低一點。 於是我就試著寫了一個腳本,用累計營收年增率做為一個衡量的標準,如果年增率超… Read More »

價值衡量九式之五

發表日期: 2017-06-30

用現金股利折現法算合理價位的缺點在於,對於業績成長股的合理股價,會有低估的現象,結果常會挑不到股票買,只好降低預期報酬率的標準,但這麼做又會挑到一些不適切的股票,所以今天跟大家介紹的是考慮現金股利成長率的現金股利折現法。 我的作法是先計算過去幾年的最低股利成長率,然後把預期報酬率減去這個數字作為折現… Read More »

價值衡量九式之四

發表日期: 2017-06-29

今天跟大家介紹的價值衡量方式,算是反璞歸真,就是市面上存股法的概念,也就是挑出那些配息穩定的公司,給一個希望的年報酬率,然後用折現法算出合理的價值,再跟目前的股價去相比。 舉個例子,如果有一家公司每年都穩定的配兩元現金股利,如果您覺得合理的年報酬率是10%,那麼你心目中這家公司的合理價位就是 2/1… Read More »

價值衡量九式之三

發表日期: 2017-06-28

價值型投資學派,不管用什麼工具,其核心精神都是先算出一家公司的真實價值,再看看跟市價相比是否被嚴重低估,之前兩式跟大家介紹的計算真實價值工具是EV,EBITDA,ROE及PB,第三式來談一下另一個工具: 營收市值比,這個數字在衡量一家公司被購併價值時,有一些實戰上的草根作用。 在談價值型投資時,有一… Read More »

價值衡量九式之二

發表日期: 2017-06-27

要估算一家公司的股價是否合理? 有一個很簡單的算法,那就是如果你用現在的股價去買,預計要多久才能回本? 今天就用股價淨值比跟股東權益報酬率這兩個數字,來跟大家討論這樣的概念 就像下面這張圖,我們如果把股價淨值比當Y軸,股東權益報酬率當X軸,所有的股票在這張圖上,通常會呈現股東權益愈高,股價淨值比愈高…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