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發財橘子

股價低於十年股價低點平均值且籌碼被收集中

蠻多公司的大股東,對於自己公司的股價心目中都有一個絕不能跌破的馬其諾防線,這個防線可能是某次增資時的價格,可能是老板對員工的承諾,我們可以找出過去十年每年的最低價,然後算出這十年最低價的平均值,一旦股價低於這個數字,可能就是股價開始要接近大股東心目中的防線了,如果這時候籌碼又從發散變成收集,那麼可能就值得留意。

要符合上述情況,我寫的選股策略如下圖

 

 

其中股價低於10年低點平均值的腳本如下

value1=(lowY(1)+lowY(2)+lowY(3)+lowY(4)+lowY(5)
+lowY(6)+lowY(7)+lowY(8)+lowY(9)+lowY(10))/10;
if close<value1
then ret=1;

另一個籌碼收集的腳本則如下

value1=GetField("分公司買進家數");
value2=GetField("分公司賣出家數");
value3=value2-value1;
value4=countif(value3>30,5);
//計算買進家數與賣出家數的差距夠大的天數
if value4>3
then ret=1;

 

在這裡我們計算最近五天的券商分點買進及賣出家數,如果賣出家數比買進家數多30家以上,被視為籌碼被收集,如果過去五天有超過三天籌碼被收集,這個選股條件就成立。

把這個策略拿去回測,停損停利都設為10%,回測報告如下圖

這個策略的勝率非常高,缺點就是太嚴謹,出的訊號不多,但總報酬率蠻好的。

股價低於10年低點平均值且主力買超

蠻多公司的大股東,對於自己公司的股價心目中都有一個絕不能跌破的馬其諾防線,這個防線可能是某次增資時的價格,可能是老板對員工的承諾,我們可以找出過去十年每年的最低價,然後算出這十年最低價的平均值,一旦股價低於這個數字,可能就是股價開始要接近大股東心目中的防線了,如果這時候主力又出現蠻明顯的買超,那麼可能就值得留意。

要符合上述情況,我寫的選股策略如下圖

 

 

 

 

其中股價低於10年低點平均值的腳本如下

value1=(lowY(1)+lowY(2)+lowY(3)+lowY(4)+lowY(5)
+lowY(6)+lowY(7)+lowY(8)+lowY(9)+lowY(10))/10;
if close<value1
then ret=1;

把這個策略拿去回測,停損停利都設為10%,回測報告如下圖

這是個一年平均有100多個交易次數且勝率超過七成的交易策略。

 

企業價值營收比達標

EV(企業價值)是總市值+負債-現金-短期投資,是市場給這家公司的評價,如果企業價值營收比低於一,代表市場對這家公司的估值不如它一年可以取得的營業額。

那麼如果企業價值營收比低於0.7,且毛利率大於10%,代表這家公司被市場看的很衰

但如果在線型上搭配大跌後突破月線

極可能就是股價要絕地大反攻的開始

根據上述的想法,我寫了以下的選股策略

其中企業價值營收比的腳本如下

value1=getField("總市值(億)", "D");//億
value2=getField("負債總額", "Q");//百萬
value3=getField("流動資產", "Q");//百萬
value4=getField("應收帳款及票據", "Q");//百萬
value5=getField("營業收入淨額", "Y");//百萬
value6=(value1*100+value2-(value3-value4))/value5;
input:ratio(0.7,"比例上限");
if value6<ratio
and value6>0
then ret=1;
outputfield(1,value6,1,"企業價值營收比");
outputfield(2,value1,0,"總市值單位億元");
outputfield(3,value1*100+value2-(value3-value4),0,"企業價值單位百萬");
outputfield(4,value5,0,"年營收");

 

 

大跌後突破月線的腳本如下

if close*1.283<close[30]
and close*1.782>close[30]
and barslast(close cross over average(close,22))=0
and barslast(close cross over average(close,22))[1]>30

then ret=1;

 

 

這個選股策略過去七年停損停利都設10%的回測報告如下

這個策略有很高的勝率,但七年的交易機會只有119次,算是久久才出一次訊號的選股策略

選股策略介紹~大股東或內部人買超

當股價淨值比跌到歷年的低點區,表示這檔股票目前的股價是過往的底部區,如果這時候開始出量,且法人及大股東都站在買方,波段上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進場點,今天介紹的這個選股策略,就是根據這樣的概念所發展出來的。

在這裡所謂的大股東或內部人站買方,我用的是要符合以下三條件的其中一條

一,最近一個月董監持股增加

二,最近一個月內部人持股比例增加

三,近一日關鍵券商合計買超

以下是我使用的選股條件

成交量佔比暴增的腳本如下

value1=GetField("佔大盤成交量比","D");
setbackbar(20);
input:length(20);
variable:up1(0);
up1 = bollingerband(value1, Length, 2 );
if 
value1 crosses over up1 
and close>close[1]
//量暴增而且股價上漲
and close<close[1]*1.05
//但漲幅沒有非常大
then ret=1;

 

 

PB跌到歷年低點區的腳本如下

value1=GetField("股價淨值比","Y");
value2=lowest(value1,6);
if value1<value2*1.1 
then ret=1;
outputfield(1,value2,1,"近六年最低股價淨值比");
outputfield(2,value1,1,"目前股價淨值比");

 

 

這個選股策略過去七年,停損停利都設為10%的回測報告如下圖

這個選股策略有不錯的勝率,也有夠多的交易訊號,大家可以根據這樣的概念,去找到大股東或內部人在抄底的股票。

 

 

 

 

 

那些年我學到的投資觀念(八):減法思維

這系列先前跟大家討論的,都是在優化選股策略時,加上什麼條件,但有的時候,可以換個角度思考,不見得現有的挑到的股票要再符合什麼條件,而是在符合現有條件的股票中,那些股票把它放掉。

一樣舉例說明。

我先前有寫過一個選股策略:股本小於60億且董監與投信共襄盛舉。

腳本如下:

 
Input:SPeriod(5); 
Var:Amount(0),Ratio(0); 

Amount=GetField("投信買賣超","D"); 
Ratio=100*Summation(Amount,SPeriod)
/Summation(V-GetField("當日沖銷張數"),SPeriod); 


// 五日平均成交金額>0.15E 
Condition1=Average(GetField("成交金額(億)","D"),5)>=0.15; 
// 董監持股佔股本比例>=8% 
Condition2=GetField("董監持股佔股本比例", "D")>=8; 
// 董監持股增加 
Condition3=GetField("董監持股", "M")>1.005*GetField("董監持股", "M")[1]; 
// 投信區間買超 
Condition4=Ratio>1; 
// 個股條件(籌碼相關) 
if condition1 and condition2 and condition3 and condition4
then ret=1;

 

這個腳本的回測回測報告如下:

算是一個勝率不到六成,但總報酬率很不錯的策略。

就像前幾集的思維邏輯,我想著要再加上更多要符合的條件,所以加了月營收年增率大於10%的條件,

回測報告如下:

勝率更高,總報酬更好。

但接下來,我想的是,符合這些籌碼及營收條件的個股這麼多,如果扣除掉股價太高的,會不會更容易吸引買盤,於是我加上股價低於150元的過濾條件。

回測報告如下:

 

這下子勝率終於站上七成,且總報酬率又更上一層樓。

意思是,如果股價不要太高,董監及法人站在買方的中小型股,是一個很不錯的選股策略。

有的時候,我們在優化選股策略時,不見得要讓個股要再符合那些條件,而是看看目前選股的個股,會不會把其中那些個股剔除,績效會更好,這種減法思維,也是我在優化策略時,會用到的技巧,分享給朋友們。

===

● XQ【盤後量化選股模組】($1,000) 六大功能,購買就送【台股進階(原價$300)+小道瓊行情(延遲)】➤https://utm.to/528tz9

● 首次訂閱享7天鑑賞期,首次購買輸入官方優惠碼「@XQ8899」,首月可折抵模組費用$100!

股票便宜到大股東進場去買的選股策略

前兩日有提到,大股東對自己的股價往往會有一個設定的底線價,跌破那個底線價大股東就可能會進場買,也根據這樣的想法寫了一個選股策略:股價低於10年低點平均值且籌碼被收集

這個策略的勝率很高,但就是出的訊號不多,我原本就想要根據這樣的思維,寫一個可以挑出更多股票的交易策略。

剛好這兩天有朋友指教說,籌碼被收集未必代表是大股東,也可能是特定主力或法人,而且用股價低點的絕對值當大股東進場的底線,也未必有道理,因為大股東的底線可能隨著公司對前景的看法而有所改變。

於是我調整一下選股策略,用股價低於每股自由支配現金加淨值當作價值型投資的標準,寫了一個大股東站在買方的進場時機腳本,形成了一個選股策略。

股價低於每股自由支配現金加淨值的腳本如下:

value1=getField("稅前息前折舊前淨利", "Q");
value2=getField("資本支出金額", "Q");
value3=getField("股本(億)", "D");
value4=(value1-value2)/(value3*10);
//每股自由支配現金
value5=getField("每股淨值(元)", "Q");
if (value4*4+value5)>close*1.5
and value4>0
then ret=1;

outputfield(1,value4*4+value5,1,"每股淨值+自由現金");
outputfield(2,value4*4,1,"每股自由現金");
outputfield(3,value5,1,"每股淨值");

 

大股東站在買方的腳本如下:

value1=GetField("關鍵券商買賣超張數","D");
value2=getField("關聯券商買賣超張數", "D");
value3=getField("地緣券商買賣超張數", "D");
if GetField("內部人持股比例","M")
>GetField("內部人持股比例","M")[1]
or GetField("大戶持股比例","W",param := 1000)
>GetField("大戶持股比例","W",param := 1000)[1]+0.5
or value1>=500
or value2>500
or value3>500
then ret=1;
outputfield(1,GetField("內部人持股比例","M"),0,"內部人");
outputfield(2,GetField("內部人持股比例","M")[1],0,"前期內部人");
outputfield(3,value1,0,"關鍵券商");
outputfield(4,GetField("大戶持股比例","W",param := 1000),1,"千張大戶比例");
outputfield(5,GetField("大戶持股比例","W",param := 1000)[1],1,"前期千張大戶比例");

 

 

另外再加上三個基本條件:

一、收盤價小於80元

二、股本大於20億元

三、過去五年每年EPS都超過0.5元

我把符合這五個條件的策略,拿去回測過去七年,停損停利都設為10%,回測報告如下圖:

超過七成的勝率,有435次的總交易次數,重要的是,代表股價跌到大股東進場買這樣的概念,是真的有意義的。

===

● XQ【盤後量化選股模組】($1,000) 六大功能,購買就送【台股進階(原價$300)+小道瓊行情(延遲)】➤https://utm.to/48q5pr

● 首次訂閱享7天鑑賞期,首次購買輸入官方優惠碼「@XQ8899」,首月可折抵模組費用$100!

優質低價股投信進場

我先前寫過一個優質低價股的選股策略,

這個策略是走長期持有路線,回測報告如下:

勝率很高,但MDD蠻高,總報酬及平均報酬一般般,以這麼多的交易次數來看,代表大部份的訊號觸發的時點接近,資金被分散到太多的標的,所以雖然勝率高,但總報酬率差強人意。

這次研究在價值型投資策略加上進場條件時,我把這個策略拿出來,加上近一日投信買超佔成交量5%以上的進場條件,改成波段持有,停損停利設為10%,回測報告如下圖:

 

這個策略就可以很明顯的呈現出勝率還在七成之上,但總報酬率好非常多,且MDD降到勉強可以接受的地步了。

這系列跟大家分享用價值型策略挑出一群股票,然後用一些籌碼面或技術面來作為進場時機的設定,這樣做避免價值型策略挑出一堆股票買都買不完,然後還要長期持有,等待有一天價位回到合理目標區,可以增加資金運用的效率,另外也可以降低操作的風險。

===

● XQ【盤後量化選股模組】($1,000) 六大功能,購買就送【台股進階(原價$300)+小道瓊行情(延遲)】➤https://utm.to/48q5pr

● 首次訂閱享7天鑑賞期,首次購買輸入官方優惠碼「@XQ8899」,首月可折抵模組費用$100!

股價低於10年低點平均值且籌碼被收集

在衡量股價是否被低估時,有一個簡單而粗暴的方法,那就是看看股價是否跌到近十年來每年最低點的平均值,因為很多公司表現不差的大股東,對自己的股價都有一個可忍受的最低點,一旦跌破這個最低點,大股東可能就會進場。

基於這樣的想法,我寫了一個選股策略,設了四個選股條件:

一、股價低於10年低點平均值

二、連續5年EPS都>1元

三、月營收年增率>0%

四、近幾日籌碼明顯被收集

前三條是找出基本面OK但股價跌到歷年低點平均值以下的股票,第四條則是找出籌碼被收集的個股。

第一條第第四條我都有寫成腳本,分別如下:

股價低於10年低點平均值

value1=(lowY(1)+lowY(2)+lowY(3)+lowY(4)+lowY(5)
+lowY(6)+lowY(7)+lowY(8)+lowY(9)+lowY(10))/10;
if close<value1
then ret=1;

近幾日籌碼明顯被收集

value1=GetField("分公司買進家數");
value2=GetField("分公司賣出家數");
value3=value2-value1;
value4=countif(value3>30,5);
//計算買進家數與賣出家數的差距夠大的天數
if value4>3
then ret=1;

 

我拿上述的條件去跑過去七年所有普通股,停損停利都設為10%,回測報告如下圖:

 

 

這是一個表現很棒的選股策略,但缺點就是交易次數出現的太少,大家可以把參數調的寬鬆一點,可能就更適合拿來實戰。

從回測的結果來看,這樣的概念應該是有其道理的。

===

● XQ【盤後量化選股模組】($1,000) 六大功能,購買就送【台股進階(原價$300)+小道瓊行情(延遲)】➤https://utm.to/48q5pr

● 首次訂閱享7天鑑賞期,首次購買輸入官方優惠碼「@XQ8899」,首月可折抵模組費用$100!

 

股價低於淨值且籌碼被收集

在價值型投資中,股價低於淨值,算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標準,如果符合這樣條件的公司,本業還能維持一定的獲利能力,而且籌碼有被收集的現象,是否符合波段操作的原則,這是我今天想要探討的議題。

我先前有寫過一個價值型投資的選股法,用的條件如下:

一、股價低於淨值

二、收盤價小於120元

三、營業毛利率大於5%

四、股東權益報酬率大於3%

五、營業利益率大於0%

六、研發費用率大於1%

用這六個條件組合的選股策略,回測過去七年,停損停利都設為20%,回測報告如下:

這是一個勝率很高的策略,但它的問題在於MDD-34%,很難變成一個可以實戰的交易策略。

就像很多價值型投資的策略一樣,一種作法是估值低估到一定程度就進場,另一種則是估值夠低後,再搭配一個觸發條件,轉成作波段操作。

例如我把上述的選股策略加上籌碼收集這個腳本。

腳本的程式碼如下:

value1=GetField("分公司買進家數");
value2=GetField("分公司賣出家數");
value3=value2-value1;
value4=countif(value3>25,5);
//計算買進家數與賣出家數的差距夠大的天數
if value4>2
then ret=1;

 

這個腳本的意思是過去五天有超過兩天分公司賣出家數比買進家數多超過25家,一般股價低於淨值的股票,往往都是冷門股居多,分公司買賣家數都不會太多,要是近幾日有多日差距超過25家,確實是有籌碼被收集的現象。

我拿這樣的選股策略去回測,這次停損停利改成10%,回測報告如下圖:

勝率比較低,但還是有3戰兩勝,MDD至少好一些,整個收益曲線變的好多了,交易次數變少,但總報酬率還是蠻迷人。

這系列一直在介紹這種符合價值型投資標準,再搭配一些進場時機的訊號,把長期投資策略改成波段甚至短線交易策略,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試試看。

===

● XQ【盤後量化選股模組】($1,000) 六大功能,購買就送【台股進階(原價$300)+小道瓊行情(延遲)】➤https://utm.to/48q5pr

● 首次訂閱享7天鑑賞期,首次購買輸入官方優惠碼「@XQ8899」,首月可折抵模組費用$100!

 

 

 

市值營收比夠低且籌碼被收集的個股

符合價值型投資的標的,近期出現籌碼被收集的情況,往往會是波段的進場點,今天介紹的是連續兩季市值營收比小於3的成長股,近幾日籌碼被收集,且週漲幅還沒有太大的選股法,從回測上來看,這樣的選股法在波段操作上,勝率及總報酬率都蠻不錯的。

這個選股策略,共有以下的條件:

一、連續兩季市值營收比<3%

二、連續兩季營業利益率>3% ,代表其營收是真的可以帶來穩定獲利的,且近一季營業利益率大於5%,代表本業獲利能力在提昇中

三、月營收年增率高於累計營收年增率的1.5倍,代表公司近期進入業績成耳的軌跡中

四、股本大於10億

五、近一日成交值大於2000萬元

六、近5日主力買超佔成交量5%以上

七、週漲幅小於7%

上面的一至五項我們同事寫成以下的腳本。

 
// 計算 


// 連續兩季市值營收比<3% 
Condition1=GetField("市值營收比", "Q")[1]<3 and GetField("市值營收比", "Q")<GetField("市值營收比", "Q")[1]; 
// 月營收年增率成長 
Condition2=GetField("月營收年增率", "M")>GetField("累計營收年增率", "M")[1]*1.5; 
// 連續兩季營業利益率>3% 
Condition3=GetField("營業利益率", "Q")>5 and GetField("營業利益率", "Q")[1]>3; 
// 股本>10E 
Condition4=GetField("股本(億)","D")>=10; 
// 個股條件 
Condition100=Condition1 and Condition2 and Condition3 and Condition4; 

//---------------------------------------- 
// 選股條件 
// 均成交金額>0.2E 
Condition101=Average(GetField("成交金額(億)","D"),5)>=0.20; 
// 個股條件(籌碼相關) 
Condition200=Condition101; 

// 篩選 
If Condition100 and Condition200 Then Begin 
Ret=1; 
End;

這個腳本再加上五到六項條件後,回測過去七年,停損停利都設為10%,回測報告如下圖:

我們會發現,不管是勝率、總報酬率、收益曲線、MDD都表現的很不錯,推薦給大家。

===

● XQ【盤後量化選股模組】($1,000) 六大功能,購買就送【台股進階(原價$300)+小道瓊行情(延遲)】➤https://utm.to/48q5pr

● 首次訂閱享7天鑑賞期,首次購買輸入官方優惠碼「@XQ8899」,首月可折抵模組費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