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發財橘子

那些股票如果財報不如預期賣壓及拉回幅度會比較重

你買的股票,投信進場買進是利多,但如果投信買很多了,翻臉時賣一整天都還賣不掉,這時候就反而要擔心了,因為,萬一投信翻起臉來,那就慘了。

投信何時會翻臉? 被騙的時候!

什麼時候知道被騙? 財報公佈的時候!

所以我們要小心那些投信買了很多,在等財報利多把股價拱上去的股票
因為如果財報利多符合投信預期,那就等著獲利了結

但如果財報不如預期,基金經理人對於那人沒有誠信的公司,砍起股票來那是很兇猛的
為什麼你要騙我

特別是如果不只一家被騙,那就先砍先贏了。

所以我用XS寫了一個選股法,列出投信買的張數,用五日均量來算,三天都砍不掉的股票,另外我加了股本小於100億的過濾機制,
我寫的腳本如下:

value1=GetField("投信持股","D");
value2=GetField("外資持股","D");
value3= average(volume,5);
if value3*3<value1 and volume>=1000
then ret=1;

if value3<>0
then value4=value1/value3;

setoutputname1("投信持股張數");
outputfield1(value1);

setoutputname2("五日均量");
outputfield2(value3,5);

setoutputname3("外資持股張數");
outputfield3(value2);

setoutputname4("投信持股五日均量比");
outputfield4(value4);

我用這個腳本選出來的股票如下圖

072901

不是說這些股票一定會跌,而是這些股票如果財報不如預期,賣壓會比較兇,比較重。

用and及or來定義自己的選股標準

那那些股票是績優股呢?

我們有五A央行總裁,有五顆星的縣市首長,也有五顆星的基金
所以我想試著也來尋找五顆星的台股企業

於是我列了十八個條件,條件如下圖
072801
然後我想選出這十八個條件當中符合十個以上的,就算是五顆星的台股企業,符合這些條件的公司如下圖
072802

這是我自己的挑法,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自己來設條件,XS選股法中,最迷人的功能之一就是,您可以把一部份的條件從AND 改成OR,然後自己決定這些條件中要符合幾項:

可以參考以下的畫面

072803

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自己訂出星號,自己決定那些是屬於五顆星的公司

尋找在空頭市場才能撿到的便宜~試著來當台版巴菲特

空頭市場對大部份的人都覺得很無聊,不知道要作啥?
這時候最興奮的就是巴菲特,每一次的空頭市場,都會聽到巴菲特有大舉收購了那檔股票。

我們今天試著來當台版巴菲特,來看看如果巴菲特來台灣,空頭市場來臨時,他最想逢低加碼的是什麼樣的股票?

我們先從巴菲特以往的談話中,列出幾個挑股票的基本原則:

1.要能持續地創造現金流。 不必花太多的資本支出就能維持營收的成長,低負債或零負債
2.要有很高的護城河。較高且穩定的毛利率,一般而言,毛利必須高於四成
3.無可替代的產品或服務
4.夠便宜的股價

根據這些基本的原則,我寫了一個選股條件如下:
072701
根據這個條件,選出來的股票如下:
072702

在這張表的公司,都是有一定毛利,在其領域有一定的進入障礙,長期有穩定的現金流量,剩下的就是什麼時候股價夠便宜?

這個選股法,重點是擺在高毛利
XS上有另一個系統內建的巴菲特選股法,其條件如下:
072703
這個選股法對毛利率的標準比較低,只要超過一成即可,不過有強調要一定的股東權益報酬率,而且股價淨值比要低於1.5倍。

透過這個選股法挑出的股票如下,有34檔

072704

我個人覺得,上一個選股法,挑出來的比較接近巴菲特的標準,但股價可能還沒有跌到巴菲特想買的標準,後面這個選股法,標準比較寬,但股價相對比較不貴。

各位可以兩者都拿來跑出觀察名單,反正空頭市場又不會一下子就到底,我們還有時間一檔一檔的做研究。

===

★【XQ盤後量化選股模組】($1,000) 六大功能,購買就送【台股模組(原價$300)+小道瓊行情(延遲)】➤ https://utm.to/46urf3

★ 首次訂閱享7天鑑賞期,首次購買輸入官方優惠碼「@XQ8899」,首月可折抵模組費用$100!

找出在財報公佈前可能要先避開的公司

陸續有公司公佈財報,由盈轉虧的,不如預期的,直接就躺平了,這三天的9802F-鈺齊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自從該公司宣佈第二季虧了0.85元之後,股價已經跌了三根停板

9802
特別是這檔股票原來市場很看好,法人連續買超了好一陣子,這次公佈的數字把大家都嚇了一跳。

不過我們如果從月營收的數字來估算,基本上它的第二季獲利原本就極可能衰退,怎麼說呢? 各位請看下圖
980201
我們可以發現,第一季季營收合起來是 25.3億,第二季則只有21.6億,
第一季它的毛利率是16.7%,如果我們假設第二季毛利率仍可維持得住,它的營業毛利是 21.6* 16.7%=3.61億,如果我們假設它的營業費用跟第一季一樣都是2.44億,那麼他的第二季營業利益會是3.61-2.44=1.17億元,還是比第一季的1.78億元差了不少。
雖然它結出來的第二季毛利只有1.26億,比預期的差很多,導致股價重挫
但如果我們自己先有上述的方法自行估算過,其實我們也可以因為知道公佈的數字可能不如第一季而預先退場,不至於被嚴重套牢。

那麼我們有沒有辦法可以根據上述的估法,先找出用第二季本業獲利去算全年獲利,結果跟目前股價相比,本益比可能太高的公司呢?

我用XS寫了一個腳本

input:PER(30);
setinputname(1,"推估本益比");
value1=GetField("月營收","M");//單位:億元
value2=GetField("營業毛利率","Q");//單位:%
value3=GetField("營業費用","Q");//單位:百萬
value10=GetField("最新股本");

value4=GetField("月營收","M")+GetField("月營收","M")[1]+GetField("月營收","M")[2];//最近三個月的營收總和
value5=value4*(value2/100)-(value3/100);//營收*毛利率-營業費用
value6=value5*4/value10*10;//以最近一季的本業獲利來估算全年每股獲利
if value6<>0
then value7=close/value6;
if value7>PER
then ret=1;

SetOutputName1("最近三個月營收總和");
OutputField1(value4);
SetOutputName2("營業毛利");
OutputField2(value4*value2/100);
SetOutputName3("營業費用");
OutputField3(value3);
SetOutputName4("預估EPS");
OutputField4(value6);
SetOutputName4("推估本益比");
OutputField4(value7);

透過這個腳本,我們可找出第二季本業獲利估算後的本益比可能太高的公司

但有可能本業不好,是要靠業外賺錢

所以我們再寫以下的腳本,來算出本益獲利佔八成以上的公司

value1=GetField("營業利益","Q");//單位百萬
value2=GetField("稅前淨利","Q");//單位百萬
if value2>0
then begin
if value1/value2*100>80
then ret=1;
end;

最後我們把這兩個腳本都用來一起選股

0 72301

這樣就可以在每一季財報公佈前,先挑出那些財報數字可能跟股價無法匹配的公司了
不過要先聲明,這種算法有幾個前題
1.假設營業費用跟前一季一樣,有些公司有在打廣告的,有遷廠費用的,營業費用不見得每季都一樣
2.假設第二季不是最淡的一季,不然用最淡的一季獲利去估全年,EPS都低估
3.假設毛利率都一樣,景氣循環股毛利變化較大

用上述的腳本挑出來的股票,再一一用上述三點再檢視一下
如果股價確實偏高了
要有居安思危的心理準備
不然要像上面提到的例子這樣
就虧大了

以股價越過整數關卡為例介紹intportion這個函數

我師父常說:”反常必有妖”。例如一檔股票平常都是十幾塊錢的,突然有一天站上20元,這時就有必要探討一下這家公司是不是基本面有什麼變化? 是不是接到大單? 是不是產品價格看漲,毛利上昇。

以矽瑪為例,這檔股票近三個月多來都在 20元以下游走,最低還跌破15元,一旦見到2字頭,就代表有些情況在改變,結果是接大單,六月狂出貨,股價如今已站上30元。

072101

所以這種股價突破近期的整數關卡,實在是一個很值得我們重視的訊號。

為了在盤中就找出這樣的股票,我寫了一個腳本如下:

input:period(10);
setinputname(1,"維持原價位區間的天數");
value1=intportion(close/10);
if trueall(value1[1]=value1[2],period)
and value1>value1[1] and value1<10
then ret=1;

這當中應用了一個叫做intportion的函數,這個函數是用來取整數用的,例如

value1=intportion(10.2);  那麼value1就等於10

我們用intportion這個函數,就可以知道close/10這個數字的有沒有更動,這個數字是股價的十位數,這個價位如果改變就代表十位數變了。

 

以上是挑十位數站上另一個整數區間的腳本,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寫出跌破一個整數價位區間的腳本。

 

當個股發生這種事情,代表其供需有些改變,如果找出背後的原因,也許就找到一檔飆股了。

 

 

 

 

關於定存股的選股邏輯

網路上有一篇文章,問說是不是存到了100張的中華電信股票,就可以退休了? 又有另一篇文章提到,有某大學教授千萬退休金重押科技股,最後只拿回幾百萬元。

顯然大家對於退休找定存股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我以我自身的經歷,來跟大家分享我的定存股選股原則。

一,營收盈餘可以緩成長,但不能衰退。
我們以中華電為例,各位請參考附圖,我們會發現,中華電信在2007年時,一年可以賺482億,到了去年,只能賺386億,這也是為何中華電信會在六年內減資三次的主要原因,顯然電信自由化之後,中華電信雖然因為寡頭壟斷還是能保有一定的獲利,但利潤還是有被台哥大及遠傳瓜分了一些。
072001

因為如此,2008年中華電總市值最高峰時曾在9000億元左右,現在則只剩下7362億元,雖然中間因為每年都有穩定配息,但減資對長期投資,拿來做退休定存股的投資人來說,真的很傷。

二,毛利率要維持一定水準。

過去八年每年稅後盈餘都超過兩元且每年現金股利都配超過兩元的股票,一共有50檔,其中47檔的毛利率超過10%。低毛利的公司,比較容易受到外在因素的變化而影響獲利。

三,不受全球景氣影響。

既然是退休定存股,最好不管景氣好不好,業績都能維持穩定,所以營業項目最好是民生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
例如統一超,全家,中保,一零四,寶島科,網家這種。

四,在業內沒啥對手,己取得行業大餅的絕大部份。

這種公司獲利佔整個行業的比重會很高,高到自己吃肉,同業只能喝湯,這樣長期下來,公司還有資本支出的實力,同業則恐怕連Follow都會很辛苦,台積電跟聯電就是很明顯的對比。

基於這四個原則,我設了一組選股條件
072002

根據這組條件,挑出來的股票一共有39檔

072003

另外,如果比較積極型的退休定存族,我則會建議也可以挑那些在資本市場挹注下,雖然上市不久,但有持續成長擴充實力及潛力的股票。

主力作多成本線

老市場有兩條定率

1.當股價拉回接近主力成本區時,往往會止跌

2.當股價跌破主力成本區之後,反彈回到主力成本區時,通常會面臨很大的賣壓

我們要怎麼知道主力的成本在那裡呢?

我試著用XS寫了一個腳本,用來估算主力的成本,這個腳本的作法是讓每天的主力買張乘以(開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4 做為每天的主力買進金額,然後再把每天的主力買進金額累計一段時間後除以這段時間的合計買進張數總和,把這個值當成主力的買進成本,然後畫成主力買進成本線

以下就是這個指標的腳本

input:period(40);
value1=GetField("主力買張");
value2=(o+h+l+c)/4;

value3=value1*value2;//做多金額

if summation(value1,period)<>0
then value4=summation(value3,period)/summation(value1,period);

plot1(value4,"主力作多成本線");

我們把這個指標放在主圖跟K線擺在一起,就可以知道現在股價的位置離主力的成本有多遠

071601

由於這種計算方法,只能算出主力的粗略成本區
,所以我們在應用上,要略為放寬一下標準,不過從上圖可以看得出來,基本上確實是上漲時主力成本是支撐,下跌時主力成本是壓力。

以下是另外兩個例子

071602

071603

潛龍昇天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個小弟我長年看K線時觀察到的一個交易策略我把它稱之為潛龍飛天。

各位請看以下這張圖

071204

我發現,當一檔股票在急漲後,如果在其拉回整理的過程中,底部愈墊愈高,且整理的時間夠久,當它最終突破幾個整理期間的高點連線後,後市持續上漲的機率很高。

通常這種線型代表這檔股票的供需出現變化,買方在一陣急拉後,不再追高,改採低接的方式來增加持股,在低接一陣子之後,買方如果願意再墊高一點買進,代表在原來的低價區已接不到股票了,這樣持續幾次,股價就會出現長長未再破底,但高檔有賣壓的線型,這就是上圖的樣式。

這樣的股票,如果搭配我們發現有主力在長期吸納持股,等到浮額都被清光了,賣壓愈來愈輕,最終一突破整理區間的高價區,代表多方終於打贏了決定性的戰役,空方一定要撤退到另一個陣線才能阻擋多方的攻勢,於是短多的機率就會變高,這樣的走勢,很像一尾潛在水面下的龍終於冒出水面,所以我稱為潛龍飛天。

我取一個例子,
071501

各位看上圖,會發現,佳格前一陣子的走勢完全符合潛龍飛天的型態,而且我們看到收集派發指標也出現籌碼在被收集的訊號。所以當佳格股價突破80元左右的空方防線區之後,空方一直退到90元左右。

接下來大家一定會問我,那要怎麼找到這種潛龍飛天的股票呢? 每天要一檔一檔看,看1500檔嗎?

以前YES,我都是直接打開財訊快報,快速瞄過每檔股票的線圖

但現在有了XS,我們可以寫一個策略,叫電腦在盤中把符合條件的股票挑出來。

以下就是符合潛龍飛天概念的腳本

input:StartDate(20150301);
input:LowMonth(3);

if currentbar =1 and date < startdate then raiseruntimeerror("日期不夠遠");

variable:iHigh(0); iHigh=maxlist(iHigh,H);
variable:iLow(100000); iLow=minlist(iLow,L);
variable:hitlow(0),hitlowdate(0);
if iLow = Low then //觸低次觸與最後一次觸低日期
begin
hitlow+=1;
hitlowdate =date;
end;

if DateAdd(hitlowdate,"M",3) < Date and//如果自觸低點那天三個月後都沒有再觸低
iHigh/iLow < 1.3 and //波動在三成以內
iHigh = High then

//來到設定日期以來最高點
ret =1;

 

這樣挑出來的股票不會多,所以我們就可以一檔一檔檢視其籌碼的情況

如此一來,潛龍起飛時,我們就可以第一時間就掌握住了。

 

不過在此要跟大家報告,這個腳本不見得天天挑得出股票,挑出來的股票,也是要看大盤好不好,如果大盤不好,千萬不要勉強作多,畢竟再多整理一下,多方有更便宜的股票可以買,不見得願意追高。

 

 

可能進入龍捲風暴的公司

每個月10號,我們總會拿最新的月營收數字來挑股票,同樣的數字,用什麼方式來選,才能挑到真正股價會上漲的股票呢?

我來介紹個方法,供大家參考

方法我稱之為可能進入龍捲風的股票
這個方法的選股條件有三個
1.月營收年增率大於10%
2.連績三個月月營收年增率都大於5%
3.連續三個月月營收月增率都大於5%

各位可以參考下面這張圖,我們可以發現,符合這些選股條件的股票,營收一公佈,常常會有不錯的表現。
071401

這個方法,如果找到的是才剛起漲的股票,那麼後市就很值得留意

這個方法在XS選股系統中是內建的,在企業營運類裡,名稱就叫作”可能進入龍捲風暴”

 

尋找底部到了的領先指標

大跌之後常有反彈,但該不該搶? 是大學問,手腳快的,可以搶,不是能一直盯著盤的,最好等落底了賺波段,我們今天先來看一下,台股近三十年來的幾次波段大底,看看有沒有共同的特徵,可以讓我們做為波段抄底的參考。
070901
上圖發生在民國76年,指數從4700跌到2300

080902
這是發生在民國78年的郭婉容證所稅事件,連跌19根停板後反彈破底後以W底完成築底

080903
這是民國79年,歷史上最慘下跌,從12682跌到2485。

080904
上面這張則是民國80年5月從6200跌到4200

080905
上面這張是民國81年從年初的5400一路下跌,跌了一整年,跌到年底的3150後才見底

080906

上面這張則是從82年初的 5000點跌到九月中的3800點

080907
上圖則是民國83年電子股初試啼聲後的修正波,從6600跌到4500

080908
上圖則是1999年初的V型反轉

080910

上圖則是2000年網路風暴後一直到隔年 11月才打出來3500點的真正大底

080909

上圖是2003年五月在4300到4100間打了近兩週的底,那之後就一路上到了7000點

080911

上圖是2005年10月底跌破5750所創的波段底部

080912

上圖大家應該不陌生,這是雷曼兄弟事件之後打了五個月的大底

給大家看這些圖的目的是,跟大家分享一個我的經驗,除非是地緣政治突發性利空所造成的下跌,不然底部大部份都至少打兩支腳。

所以大家看到全面性的下跌時,如果要尋找波段翻多的時點,可以耐心的等候第二支腳的結束,而不要一直在猜底部到了沒?

 

先前有跟大家介紹過一個漲跌家數比的指標

它的腳本如下:

input:period1(5);
value1=GetField("上漲家數");
value2=GetField("下跌家數");
value3=GetField("漲停家數");
value4=GetField("跌停家數");
value5=value1+value3*2-(value2+value4*2);
value6=average(value5,period1);

plot1(value6,"移動平均");

 

之所以介紹這個指標,是因為我發現,在歷次的底部區時,這個指標都先從下降趨勢變成上升趨勢,這時候指數通常都還在破底或整理。

070816

以上圖為例,上一次次貸風暴後,指數還在破底,這個指標已經翻揚了,代表指數在跌時,上漲的家數與漲停的家數已經比先前高了,這代表追價,翻多的力道比先前強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打底訊號

透過這個指標,加上第二支腳的概念,以及量極縮,是我判斷底部到了沒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