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發財橘子

布林通道的奧義

朋友寄來他看到的找股心法,希望我寫成自動交易的程式給他用,他看來的心法共有三個規則如下:

  1. 20日均線上彎 (代表中線上股價是走高的)
  2. 布林通道缺口上下打開
  3. 股價漲超過上通道已經第二天了

他說這三個規則是他看文章時抄下來的,寫的人說這是勝率很高的交易策略。

我仔細地研究這三條規則,我想這個策略是要尋找那些先前盤整,現在漲勢很明確的股票。

怎麼說呢?

我們來看看布林通道的公式:

Input: price(numericseries), length(numericsimple), _band(numericsimple);

BollingerBand = Average(price, length) + _band * StandardDev(price, length, 1);

根據上述的公式,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布林通道的的值是股價的移動平均線再加上N個股價的標準差。

我們先來看一下標準差的公式:

input: thePrice(numericseries), Length(numericsimple), DataType(numericsimple);

Value1 = VariancePS(thePrice, Length, DataType);
if Value1 > 0 then
StandardDev = SquareRoot(Value1)
else
StandardDev = 0;

從上面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標準差是變異數的開根號

那什麼又是變異數呢?

input: thePrice(numericseries), Length(numericsimple), DataType(numericsimple);

variable: Period(0), sum(0), avg(0);

VariancePS = 0;
Period = Iff(DataType = 1, Length, Length - 1);
if Period > 0 then
begin
avg = Average(thePrice, Length);
sum = 0;
for Value1 = 0 to Length - 1
begin
sum = sum + Square(thePrice[Value1] - avg);
end;
VariancePS = sum / Period;
end;

從上面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變異數是每一個價位跟平均價的差的平方之總和。

我們用一張圖來表達上述的意思

100602

根據這個公式,變異數就是把每一點到平均線的差的平方加總起來除以計算天數,這個數字愈大,代表股價的波動愈大。標準差則是把標準差開根號,統計學上教我們,如果股價的波動是屬於一種常態分配,那麼股價的波動範圍,有超過95%的機率會在正負兩個標準差之內。

100601

而布林值的概念就是代表如果股價是呈現常態分配,那就有95%以上的機率,股價會在這個通道裡頭波動。

了解布林值的概念之後,我們來看上面的三個選股原則

我們會發現,如果布林通道缺口(上通道與下通道的距離)上下打開,那就代表標準差從很小變大,根據上面的公式,這種情況代表

1.先前股價的波動很小

2.這幾日波動變大了。

而20日均線上彎則代表短線上股價是上漲的,至於股價漲超過上通道已經第二天了,則代表這次的上漲是玩真的,才能出現黑天鵝現象。

所以根據這樣的思維,我寫了以下的腳本送給我朋友

input:length(20);
variable:up1(0),down1(0),mid1(0),bbandwidth(0);
up1 = bollingerband(Close, Length, 2);
down1 = bollingerband(Close, Length, -2);
mid1 = (up1 + down1) / 2;

bbandwidth = 100 * (up1 - down1) / mid1;
if bbandwidth crosses above 5 and close > up1 and close> up1[1]
and average(close,20)>average(close,20)[1]
then ret=1;

這個腳本符合他的這三個選股原則

以下的股票就是昨天符合這三個選股原則選出來的股票,今天盤中的股價表現

100603

 

我們可以發現,是有股票漲的很兇猛,但短線勝率其實並沒有特別的突出,不過如果拉長來看,這種股票如果出現在長期下跌之後,往往是一種空頭翻多頭的反轉訊號。

我的觀察是,根據這個方法選出來的股票,基本上都是屬於盤整後有點上漲的股票,但這些股票,有些其實屬於假突破,股價還在盤整格局中,如果因為這個策略而跳下去買,反而容易追到高點。

那要如何分辨那些是假突破呢?

我的觀察點有幾個

1.量有沒有放大?有放大代表人氣真的有流進來

2.先前的整理夠不夠久。上通道與下通道走窄的時間夠不夠近且平

以上是我對最近頗熱心的布林通道的一些觀察,大家不妨在程式上加些價量的濾網,可以更精準也挑到會漲的股票,祝大家長期穩定也操作順利

 

以下也是相關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https://www.xq.com.tw/xstrader/%E5%B8%83%E6%9E%97%E9%80%9A%E9%81%93%E6%8C%87%E6%A8%99/

https://www.xq.com.tw/xstrader/%EF%BC%85b%E6%8C%87%E6%A8%99/

 

月營收推估的低本益比股

1600多檔的股票,我們如何很快的了解最新月營收的意義? 如何判讀這最新數字對於股價的影響程度?   有一個方法,可以達到快篩的效果。

這個方法就是假設未來十二個月的營收都跟最新公佈的月營收一樣,毛利率與營業費用也都不變的情況下,這家公司的未來12個月EPS會是多少? 如果以合理的本益比來推估,其目標價會是多少? 然後拿目標價跟現在的股價相比,未來如果完全反應的話,其預期報酬率會是多少?

上述的邏輯,我以下面這張圖來表示:

100301

根據這個邏輯,我寫了以下的這個腳本:

value1=GetField("月營收","M");//單位:億元

value3=GetField("本期稅後淨利","Q");//單位百萬
value4=GetField("營業利益率","Q");
value5=GetField("最新股本");//單位:億元
condition1=false;
condition2=false;
input:peraito(12,"預估本益比上限");
if value5<>0
then
value6=(value1*value4*12)/(value5*100)*10;//單月營收推估的本業EPS
if value6<>0
then 
value7=close/value6;

if value7<peraito and value7>0
and value3>200

then ret=1;
outputfield(1,value7,2,"推估本益比");
outputfield(2,value6,2,"EPS");
outputfield(3,value1,2,"月營收");
outputfield(4,value4,2,"營業利益率");
outputfield(5,value5,2,"最新股本");


根據上面這個腳本,我們在XS選股中心,選出符合上述條件的股票,

這個腳本的好處是,我們可以很快的用最新月營收去快篩一次1500多檔股票,然後找出符合條件的股票,然後再去了解其營收的動能是短期現象還是可以持續,若是可以持續甚至會更好,那就是我們要長期追蹤的標的了。

在選股機器人的選股策略裡,除了得符合上述的腳本條件之外,另外還設了營收月增率超過5%及單日成交量超過1000張這兩個條件。

 

 

為自己的觀察名單標上交易訊號

我有一份觀察名單,在這個名單裡的股票,是我想要”找點買”的股票,這些股票有些是朋友報我的,有些是我自己研究後的心得,但什麼時候才是對的買點?這是一門大學問,特別是開盤時間裡不一定有空看盤,而且人生苦短,每天下班累的半死還要一直作功課,都讓我一直想辦法看看電腦能不能幫我更多的忙,最好是每天電腦自動幫我列出所有我觀察名單中的股票,有那些出現買進訊號?有那些還要觀望?有那些超跌了要開始留意? 我手上的持股,那些過熱了要開始留意賣點? 那些該賣出了? 這樣一來我每天只要回家花個五分鐘看一遍,就可以留單了。

以下是我做的小小實驗,透過XS選股,每天做出一份我觀察名單的交易訊號清單。

步驟一是先訂好交易訊號的依據。

例如我想用多空分數這個指標來做交易訊號的依據

我的規則是

1.當多空分數從5以下突破5代表”買進”訊號

2.當多空分數突破5之後,一直在五日均線之上,代表”持有”訊號

3.當多空分數突破10,代表” 過熱”

4.當多空分數跌破10,代表”賣出”

5.當多空分數跌破10之後且一直在五日均線之下,代表”觀望”

6.當多空分數跌破5,代表”超賣”

就像下面這張圖

100102

 

如果我們拿台積電當例子,大家可以從下面這張圖看出多空分數與台積電股價的對應關係
100101

 

大家如果對於多空分數很陌生,我把腳本再貼一次

// 利用多種指標, 計算多空分數
//
variable: count(0);

// 每次計算都要reset
count = 0;

//------------------ Arron指標 -------------------//
variable: arron_up(0),arron_down(0),arron_oscillator(0);//arron oscillator
arron_up=(25-nthhighestbar(1,high,25))/25*100;
arron_down=(25-nthlowestbar(1,low,25))/25*100;
arron_oscillator=arron_up-arron_down;
if arron_up > arron_down and arron_up > 70 and arron_oscillator > 50
then count=count+1;

//------------------ 隨機漫步指標 ---------------//
variable: RWIH(0),RWIL(0);
value1 = standarddev(close,10,1);
value2 = average(truerange,10);
if value1 <> 0 and value2 <> 0 then
begin
RWIH=(high-low[9])/value2*value1;
RWIL=(high[9]-low)/value2*value1;
end;

if RWIH > RWIL
then count=count+1;

//------------------ 順勢指標 -------------------//
variable:bp1(0),abp1(0);
if truerange <> 0 then
bp1=(close-close[1])/truerange*100;//順勢指標

abp1=average(bp1,10);
if abp1 > 0
then count=count+1;

//---------- CMO錢德動量擺動指標 ----------------//
variable:SU(0),SD(0),CMO1(0), SUSUM(0), SDSUM(0);

if close >= close[1] then
SU=CLOSE-CLOSE[1]+SU[1]
else
SU=SU[1];

if close < close[1] then
SD=CLOSE[1]-CLOSE+SD[1]
else
SD=SD[1];

SUSUM = summation(SU,9);
SDSUM = summation(sd,9);
if (SUSUM+SDSUM) <> 0 then
cmo1=(SUSUM-SDSUM)/(SUSUM+SDSUM)*100;

if linearregslope(cmo1,5) > 0
then count=count+1;

//------------------ RSI指標 -------------------//
variable: rsiShort(0), rsiLong(0);
rsiShort=rsi(close,5);
rsiLong=rsi(close,10);
if rsiShort > rsiLong and rsiShort < 90
then count=count+1;

//----------------- MACD指標 -------------------//
variable: Dif_val(0), MACD_val(0), Osc_val(0);
MACD(Close, 12, 26, 9, Dif_val, MACD_val, Osc_val);
if osc_val > 0
then count=count+1;

//----------------- MTM指標 -------------------//
if mtm(10) > 0
then count=count+1;

//----------------- KD指標 --------------------//
variable:rsv1(0),k1(0),d1(0);
stochastic(9,3,3,rsv1,k1,d1);
if k1 > d1 and k1 < 80
then count=count+1;

//----------------- DMI指標 -------------------//
variable:pdi_value(0),ndi_value(0),adx_value(0);
DirectionMovement(14,pdi_value,ndi_value,adx_value);
if pdi_value > ndi_value
then count=count+1;

//----------------- AR指標 -------------------//
variable: arValue(0);
arValue = ar(26);
if linearregslope(arValue,5) > 0
then count=count+1;

//----------------- ACC指標 -----------------//
if acc(10) > 0
then count=count+1;

//----------------- TRIX指標 ----------------//
if trix(close,9) > trix(close,15)
then count=count+1;

//----------------- SAR指標 ----------------//
if close > SAR(0.02, 0.02, 0.2)
then count=count+1;

//----------------- 均線指標 ----------------//
if average(close,5) > average(close,12)
then count=count+1;

// Return value
//
TechScore = count;

它其實代表的是在14個具代表性指標中有多少個指標目前是處於多頭狀態中。

 

 

定義好交易訊號之後,我們就可以根據這個標準來寫選股的腳本

這邊我們得先跟大家報告一下這種根據不同情況給不同交易訊號的腳本,在撰寫時,基本架構如下圖

100103

以下是一個撰寫這種依不同狀況,多輸出結果的腳本樣本
100104

如果要看完整的說明,請參考以下的連結

http://xshelp.xq.com.tw/xslesson/if..then

根據上述的語法結構,我就寫了多空分數的交易訊號腳本如下:

setoutputname1("多空分數交易訊號");
value1 = techscore();
value2 = average(value1, 10);

Value3 = CountIF(value2 crosses above 5,5);

value4=CountIF(value2 crosses below 10,5);

if value3 >1 then
begin
ret = 1 ;
outputfield1("買進");
end
else
if value2 >5 and value2 >average(value2,5)
then begin
ret=1 ;
outputfield1("持有");
end
else
if value2 >=10
then begin
ret=1 ;
outputfield1("過熱");
end
else
if value4>1
then begin
ret=1;
outputfield1("賣出");
end
else
if value2 >5 and value2 <average(value2,5) then begin
ret=1;
outputfield1("觀望");
end
else
if value2<=5
then begin
ret=1;
outputfield1("超賣");
end;

接下來我就用這個腳本來跑我的觀察名單,其結果如下圖

100105

我把這個選股策略啟動每日自動報行之後,就可以每天看到根據多空分數所跑出來的交易訊號了。

接下來是把除了多空分數之外,其他的交易訊號規則也寫在腳本中,xs的腳本透過兩個語法
來定義選股結果欄位的名稱及欄位呈現的內容

setoutputname1(“多空分數交易訊號”); 代表的是欄位的名稱
outputfield1(“超賣”); 代表的是這個欄位的輸出結果

所以如果有第二個交易訊號的定義時,我們就可以用setoutputname2及outputfield2來呈現,

例如我們可以寫出

setoutputname2("RSI交易訊號");
IF RSI cross over 20
then begin
ret=1;
outputfield2("買進");

end;

這樣我們就可以在選股結果頁出現第二個交易訊號欄位。

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就可以每天看到我們觀察名單中的股票,根據特定標準,那些該進場,那些該出場了。

這樣一來,是不是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呢?

 

 

 

投資決策四步曲

介紹XS程式交易平台一段時間了,總會踫到有朋友很挑釁地嗆我說,別跟我說那麼多,有明牌直接報過來。一方面我除了覺得自己交友不慎而暗自神傷之外,另一方面也一直想要建構一個體系,看看能不能總有一天,幫朋友在其電腦上安裝及設定好腳本及策略雷達,做好各種設定後,就讓電腦自動下單及停損停利,這樣應該就可以達到朋友的要求了。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在XS上做了一些設定,覺得有點意思,今天來跟大家分享這個過程。

我把投資決策分成四個步驟

092501

根據上述的步驟,

第一步我會把符合我自己設定的選股方法的股票,排到選股中,用OR的方法,讓電腦幫我找出這些選股方法的聯集,並且每天自動重算一次,把符合條件的股票,自動設成一組自選股。

092503

第二步我把這組自選股,用我寫好的技術面選股腳本去取聯集,把符合條件的股票再設成一組會自動更新的自選股。

092504

第三步我把這組自選股,用我選好的盤中決定交易時機策略去跑,而且在其”基準商品參照的選項裡,設定加權指數得符合的策略條件

092502

透過以上的設定,未來只要XS提供自動下單的設定,並且把我的自動選股清單拿來讓另一個選股腳本來選,我應該可以完成一個完全自動化的選股–看線–大盤OK–盤中時機合適–自動下單的全自動化決策及交易流程。

這樣一來,我只要把這一整套全設在我朋友的電腦上,應該就可以滿足我朋友的需求了。

以上大概是我想得到的在XS底下的完整自動下單決策流程,祝大家中秋快樂且找到屬於自己的決策流程,讓電腦幫我們守望每一個交易的機會。

從李嘉誠的談話裡,我們可以學到什麼?

李嘉誠

前些日子,中國開始有些媒體公開聲討李嘉誠,甚至說出不要讓李嘉誠跑了的話,前天東方財富網有一篇文章,標題是”李嘉誠首次公開回復國人”

底下是這篇文章的連結,我非常建議大家看看這篇文章,特別是像我們這種每日在風險與報酬中殫精竭智的人們。

http://seapi.eastmoney.com/sharetoweixin/cut?url=http%3A%2F%2Ffinance.eastmoney.com%2Fnews%2F1345%2C20150922549932375.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在這篇文章裡,李嘉誠有幾段話,值得我們思考,學習

1.我从普通的学徒、店员、街头推销员一步一步做起来的,直到塑料花厂的总经理。在其中我积累了不少经验,那段时间虽然过得非常辛苦,但是非常充实而快乐。我早早失学,没有读过太多的书,但是社会就是最好的学堂,我一直在学习,没有停止过。

———————————————————————————–

我因為工作的關係,認識很多績效很好的操作者,這些人有些是退下來的基金經理人,有些是技術分析高手,有些對盤面的敏感度很高,但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色: 那就是不斷學習,不斷充實,不斷看書。

2.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的来料加工业兴起,欧美的生产转移到香港,这是我的机会。现在回头看来,我成为所谓的“塑胶花大王”,并不是因为我多厉害,只是顺应了时势而已。

———————————————————————————–

這些年我每年都會把當年漲幅最大的股票列出來研究一番,我發現,順應時勢是主要的驅動因素。

3.真正困难的第一次抉择,来自1967年香港的左派闹事,导致香港的房地产一落千丈,那时候我的损失也很大。这时候有一些人卖掉了房子和土地,离开了香港。而我认为香港终将度过这些风波,于是买进了不少土地。很多人认为我有眼光、低价收购土地储备。其实没有人关心我暗地里的担忧,私底下的恐慌。在这个过程中,风险和利益都是巨大的,也是均沾的。我不认为这有什么道德准则和商业原则的错误,它就是一桩生意而已,可能赚,也可能亏,而且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高风险生意。

———————————————————————————–

當大環境出現非經濟因素造成的重挫時,其實每一次都是一個重要的財富重分配機會,我們該做的是評估非經濟因素會影響多久,然後在自己風險承擔能力範圍內,去根據基本面下決定。

4.上个世纪70年代末文革结束、90年代初重启改革、97年香港回归之际,香港的社会波诡云谲,各种传言甚嚣尘上,对是否改革开放、是否会回到文革、是否会全面实现市场经济、是否保持一国两制等重大问题,抱有疑虑的非常多。在每一个政治关键的节点,都有大量的动摇者裹足不前,甚至逃之夭夭。每一个人都面对这些艰难的选择。我只是一个商人,在每一个关键节点的选择上,我认为风险与利益同在,和很多人判断不同。

———————————————————————————

政治變動所造成的總體情勢變化,往往是一個大趨勢的開始,愈開放的地方愈值得長期耕耘,管制愈趨嚴格的地方愈該避開。

5.我选择与官方进行合作,官方在政治上同样获得了巨大的回报,这本质上依旧是一门生意,尤其是风险和利益同在且巨大的生意。我感谢当时的官方和政府,我也帮助了他们,带来了急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让香港乃至全球商界对中国更有信心。在本质上,我们可以相互感恩,但是互不相欠,这就是生意。

———————————————————————————

正所謂民不與官鬥,搞清楚政策的方向很重要。

6.中国经济整体依旧是向好的,这个我肯定。13亿的人口和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机会肯定是无限的。但是经过了这么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及信贷过度,已经来到了一个峰值,下一步会怎么样,我也不会贸然下结论,但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商人的首要目标是让资本更安全,其次才是增值更快。

——————————————————————————-

不一定要看壞,只要不確定性大到很難承受時就該減碼甚至退出了

7.如《别让李嘉诚跑了》一文所说,1967年、70年代末、90年代初、97年香港回归这些重要的节点,我的选择正确,因而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事实上,正常的商业是不需要经过这种政治选择的,而是相对纯粹的经济考量。有正常的政治氛围和良好的商业环境,就不会存在谁跑不跑的问题。存在这个问题,恰恰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

訴諸道德是商業與資本市場的大敵,誰開始訴諸道德,我們就該提高警覺。

8.香港需要寻找未来,大陆需要寻找未来,大中华区需要寻找未来,全世界都需要寻找未来。但是我需要寻找的只是利润。地产、金融可以,教育、科技也可以,对我来说,谁是趋势、谁利润更大才是我要考虑的,而不是空洞的政治考量和虚假的道德说教。不要试图让商人去承担国家的政治责任,也不要试图用政治去影响商人的经营理念。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商业的归商业,政治的归政治。我就是一个商人,会去努力理解政治,但是我绝不僭越政治,那是政治家们的事情。

————————————————————————————

作為一個操作者,我們應該客觀衡量情勢後做決策,不該感情用事,讓情感影響了決策。

 

以上這八點是我看這篇文章時,印證到投資操作上的感受,跟大家共勉。

 

 

 

什麼時候起就不能當死多頭?

我們很習慣作多,大部份的時候我們的思考都是在挑可以買的股票! 我們找可以長期投資的股票,我們找均線多頭排列的股票,我們找三大法人同步買進的股票,我們找技術指標出現買進訊號的股票。

我們總相信,我們挑的股票有所本,可以打敗大盤,就算大盤跌,我們買的股票基於這個跟那個因素,還是可能逆勢上漲,但, 從過去的經驗裡,我們會發現,當整個股票市場進到主跌段之後,不是我們打敗大盤,而是我們被大盤打敗。

因此,有些江湖老手只要指數一破月線就收手不玩了,要等到指數站穩月線才又進場,但這個指標在橫盤時常常一下子跌破,一下子又站上,總是讓我們一下子全退場,一下子又好像可以進場,弄的我們三心兩意,忽多忽空。

於是,我回到最基本的數學,上市股票有864檔,上櫃股票有693檔,如果他們各自的上漲家數,在近期內,最差的時候如果都還有個200檔以上,那就佔整體普通股的1/4以上,這樣的時候,應該是還可以做多,但如果不到這個數字,應該就是屬於那種很容易被大盤打敗的時候了。

於是,我用xs寫了一個指標,腳本如下:

input:shortterm(5);
input:midterm(20);
setinputname(1,"短期均線");
setinputname(2,"中期均線");
value1=GetField("上漲家數");
value2=lowest(value1,shortterm);
value3=average(value2,midterm);
plot1(value3,"中期均線");

這個指標的意思是我找出近五天的上漲家數最低點取20日移動平均,我發現這個指標蠻有參考價值

092301

上圖是這個指標跟加權指數的對照圖

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個指標值還在200以上時,指數基本上是屬於多頭走勢,如果在200以下,很明顯的是在空頭市場。

不只上市股票有這樣的特性,上櫃也是如此,下圖是OTC指數跟這個指標的對應圖

092302

有了這個指標,我們可以有一個很明確的依據,在必要的時候,克制一下我們死多頭的行為,以現在的情況為例,目前這指標還在200以上,所以還可以假設這個盤仍有個股表現的空間,一旦跌破200,那就代表我們挑的股票,可能只有兩成甚至更低的機率會上漲,這時候就是我們多看少做的時候了。

給股市長期投資人的忠告

最近接觸到一些股票長期投資者,發現每個人各有自己的撇步與罩門,整理了他們誤觸的地雷,我提出五點對股市長期投資者的忠告。

這些長期投資者,我發現他們朗朗上口的投資標的,常常有中鋼,中華電信,台積電,台達電,國泰金,巨大,正新,寶成,統一超,亞泥,台塑,南亞,長榮海運等等。

但在這些股票中,還是有一些股票,這五年來不漲反跌,讓這些長期投資者的投資績效大不如前。

092101

不過也有一些股票長期下來還真的擺的愈久賺的愈多

092102

看到上面這些對照組,綜合這些朋友的長期投資經驗,我想提出五個觀察點

1.要挑龍頭股。

龍頭股代表的經營績效優於同業,代表的是競爭力。

2.要挑有經濟規模的行業

092103

什麼叫經濟規模呢?  就是當您很大了之後,您的營運成本會比那些新進者低很多的行業,例如像流通業統一超及全家,還有像保全業如中保這種,前者一趟車子出來可以送貨到很多家據點,後者一個保全中心可以cover很多的客戶,這種大者恆大的,別人要進來會很辛苦,就可以長期維持比較好的利潤。

這種股票通常都有維持高毛利率的特性。

3.要挑每股營收高的公司

如果一門生意要做一塊錢生意得投一塊錢資本支出,這種生意算是很消耗資本的行業,而且往往賺到的錢不能發現金,必須再拿去投資,所以才會造成每股營收不高。這種公司一旦賺不到足以再繼續投資的錢,就可能無法維持以往的績優表現,我們要小心那些獲利是靠砸大錢投資堆積出來的公司。

 

4.要挑A級領導人帶領的公司

我的朋友們有人挑上某公司的原因,竟然是因為常在電視上看到該公司的老闆,而且這位老闆經常講出一些他覺得很棒的經營管理哲學。

就我的觀察,這個世界瞬息萬變,老闆如果常在公開場合講東講西,很容易被打臉,如果老闆怕被打臉死不認錯,常會把公司帶向一個沒有彈性的方向,這時候如果看錯了就很慘,我比較傾向那些有穩定但不張揚的團隊領導的公司

5.要挑營收長期維持在上昇軌道上的公司

這點很重要,十家新創的公司,十年後頂多剩三家,一定要長期觀察那些公司能否維持在成長的軌道上。

我根據上述五個原則,訂了幾個選股條件如下:

092104

挑出了45檔的股票

092005

大家可以從這中間在去過濾那些產業前景不明的,非產業龍頭股的,剩下的就是比較值得長期留意的族群了。

在投資操作上,我犯過最大的三個錯誤!

以前我在銀行當外匯交易員,這是一個非常嚴格要求交易紀律的地方,所以我很早的時候,就非常嚴格執行停損,後來到了證券及投信,因為負責的是自營及代操,所以嚴格停損基本上也頗符合這兩個工作的屬性,特別是代操,客人寧可少賺,但千萬別虧到錢,就算指數大跌兩千點,您也最好不要虧到錢。

因此,過往我的交易風格,就是屬於那種勇於停損的那一型,週轉率比別人高,大多頭時不見得賺的比別人多,但絕不會虧到大錢。

後來我師父介紹我到一家老投信應徵,結果有一位面試官問我: “你這輩子讓你印象最深刻的虧損是那一個交易” 。我聽完這個問題後當場楞在那邊,因為我實在太常停損了,實在不知道那個交易讓我虧到”印象深刻”。後來我就據實以告,從面試官的表情我知道,這工作我大概是沒機會了。

後來果然對方告訴我師父:”你這徒弟太臭屁了,竟然沒有從虧損中得到教訓,這樣的人我們很難任用”

這些年工作上的需要,沒有辦法一直盯盤,開始學著人家做波段。

這幾年下來,我發現有三件事我做的很不好,讓我少賺了好多錢,這三件事如下:

一,漲超過一倍以上的股票,因為各種因素而太早出場。

這些因素包括

1.對公司基本面沒有摸熟,一旦盤面出現風吹草動就決定先獲利了結。

2.短線法人出現賣超就嚇的先跑一趟,下跌時忘了補回來

3.大環境很慘,就把有賺的股票先賣了,留下那些虧錢的

我自己檢討的結果,是自己的停利機制沒有像停損那樣嚴格執行,我現在開始採取10日移動平均線停利法,只要股票跌破10日移動平均線我就停損,如果沒有跌破,我就不管大盤出現什麼情況,消息面出現什麼事件,還是持股續抱。

 

二,對於基本面很有信心的股票沒有嚴格執行停損

這幾年有些股票是人家報的牌,基本面說的很有把握,但我常常套在知道消息的那一陣子的高點,股價跌下來時沒有停損,結果別人有錢可以逢低承接,我只能等解套。

這點跟我以前的風格不大一樣,主要是以前能盯盤,說砍就砍,現在一忙,收盤時看到股價大跌虧了錢,就罵兩聲三字經,明天等反彈再來賣。

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要嚴格執行停損。

三,在空頭市場的底部因為市場氣氛太差,不敢勇於承接,下來沒有受傷,但上去時,不敢進場。

人家都說掉下來的刀子不要撿,所以我常常在股市底部區時,沒能勇敢的進場,特別是那種政府用很 人為的力量所造成的V型反轉,我更是覺得這是假的買進訊號,不值得進場。

現在的我把政府也當做市場參與的一份子,我不管買盤是誰,只在乎它在股價上有沒有因為出現買進的訊號。

根據上述的說明,我現在的交易流程如下:

092001

這樣的決策,在XS上怎麼實現呢?

我舉移動停利做例子

我們可以分成三個步驟

步驟一: 撰寫出場腳本

我用的是10日移動平均來停利,以下這個腳本的意思是只要股價跌破10日移動平均線就請電腦通知我

092002

步驟二:設定策略雷達

 我把停利腳本設成一個策略雷達,執行商品有幾個方式可選擇:

方法一:我所指定的範圍是一個組合,這個組合就是我的未平倉庫存。

方法二:也可以選擇庫存,如上橘框圖。

步驟三:設定排程

092004

然後我把這個策略雷達排進排程中,每天開盤時間電腦就自動執行

透過以上三個步驟,我就完成自動的停利設定,未來等下個腳本串上自動下單,就可以完成自動化的移動停利下單了。

 

另外,我們在2022年新推出的自動交易中心,也可以更輕鬆達到自動出場的設定,方法類似策略雷達的設定,說明如下:

步驟一: 撰寫出場 “交易”腳本。

var: exit_long_condition(false); { 多單全部出場 }
{ 範例:跌破10日均線時賣出全部}
exit_long_condition = c< Average(Close, 10);
if Position > 0 and exit_long_condition then begin
SetPosition(0);
end;

 

步驟二:設定自動交易中心

步驟三:設定排程

那一種漲法後市最看好?

最近指數反彈,大部份的股票也都多少有些表現,但那一種漲法後市最看好呢? 股價上漲的型態中那一種未來的表現可能是最強的呢?

首先,我們把最近二十天的走勢分成三段,這麼一來,所有反彈的走勢,可以分成下面九種:

上漲的九種型態

目前所有的股票,各自符合那一種型態呢?

操盤高手(免費版)中有一個型態辨識的功能,我們可以自己用新增型態的功能,把上述九種型態一一畫成自設的型態

091801

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找出那些符合特定型態的股票,而且透過回測報告,我們可以看到特定股票過去出現這種型態的時候,有多少次,出現這種型態後,後市平均漲幅是多少? 是漲的多還是跌的多?
以三陽為例,大家可以參考下圖,我們在盤整後一路上這個ICON按滑鼠兩次,符合條件的股票共有100檔,其中三陽過去符合了30次,算是可以參考的次數比較多的
091802

我們按三陽這檔股票後點選回測報告,會發現過去三陽出現這個型態時,後面20根K棒,上漲的平均漲幅是18.22%,下跌的平均跌幅是5.99%,漲跌比例是3.04:1,意思是漲三次,跌一次。

透過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找出那些個股在出現什麼型態時通常後市上漲的機率比較高。

我自己的經驗裡,盤整後一路上及上昇平台整理後再上攻,以及N字型上漲,V型反轉這四種型態,上漲的機率比較高。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下載操盤高手免費版來試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很常獲勝的型態

操盤高手的下載位置如下:

尋找cash rich and cash in的公司

聯發科宣佈購併立錡,日月光要染指矽品,最近這類的消息特別多,我想跟大家討論一下大股東的思考方式,以及作為一個投資人,我們如何在新的趨勢下找到合適的標的。

先說大環境。

自從兩稅合一減半,加上個人綜合所得稅上限拉到45%,股利要多繳健保補充費及長照費用之後,公司如果賺十塊錢,然後把它全當現金股利發放的話,股東合計要繳大約5.3元的稅(不管有沒有填息)。

對於這些大股東來說,賺到的錢發放股利要課很高的稅,但如果股價拱高了賣掉,依目前的稅制,資本利得是沒有課稅,所以大股東們當然是把賺的錢留在公司,不要配出去。

錢留在公司要怎麼做才能讓股價更高呢?

最好的作法是像聯發科一樣,把錢拿去併其他有綜效的公司,併完後營收盈餘更上一層樓,當年台達電併乾坤就是個賺到翻的好deal。

次等是是像日月光這樣,去買自己的同業股票,讓自己的股價也抗跌。

最差的至少可以實施庫藏股,把買回來的股票註銷,這樣至少可以減少股本,墊高EPS。

那麼那些公司才有作這三件事的本錢呢?

當然是那些手上有大量的現金,每一季又持續有現金會進來的公司

我寫了一個選股的腳本來找這些公司,腳本如下:

value1=GetField("現金及約當現金","Q");//單位百萬
value2=GetField("短期投資","Q");//單位百萬
value3=GetField("短期借款","Q");//單位百萬
value4=(value1+value2-value3)/100;//單位億之現金及短期投資合計金額
input: lowlimit(50);
setinputname(1,"償債後現金及短投最少金額");
if value4>=lowlimit
then ret=1;
setoutputname1("償債後現金及短投金額(億)");
outputfield1(value4);

這個腳本可以找出現金+約當現金+短期投資-短期負債>50億的公司

然後我們再加上一條來自營運之現金流量大於一億的條件

這樣就可以找出cash rich and cash in的公司,符合條件的公司,我列在下方

091501

各位不妨從當中找出那些很有實方而還沒有動作的公司,未來留意這些公司的消息面會不會出現相關資本操作的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