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發財橘子

總市值月營收比值 ~ 一個看盡人情冷暖的指標

還在當研究員時,對於那些股價漲幅遠大於業績成長幅度的股票,不是很能理解,師父當時就教我: 總市值與月營收的比值,是沒有定值的,在市場多頭,對行業樂觀,對個股有所期待時,這個比值會愈走愈高,若是對個別公司的前景不樂觀,這個比值就會下滑,這個比值,就像是市場對一家公司的期望值,這個期望值,常常會像飛機起降,像雲霄飛車。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市場對個股不期不待時,努力去尋找這些過去曾經引領風騷的公司,有沒有重返榮耀的機會,若有,那市場對它的期望值總會有重新回到上昇趨勢的時候。

會跟大家聊這個話題,主要是因為聯發科

大家請看下面這張圖

081701

聯發科現在的股本是157億,股價是249.5元,總市值接近4000億,七月聯發科的月營收是248億元,總市值大約是月營收的16倍,2007年10月,聯發科總市值曾到過6553億,那時候一個月的營收只有81.6億。

這些年,聯發科營收成長的幅度不算小,但從2014年6月之後,聯發科的總市值就呈現下滑的趨勢。

因為2007年的時候,市場覺得聯發科是智慧型手機潮流的重大受益者,市場對它的前景很樂觀,而當智慧型手機市場漸漸飽和,中國又出現自己的供應商,這使得聯發科雖然營收很漂亮(其中包括合併因素),但總市值距離最美好的時候,已經有著很大段的距離。

這就是我師父教我的,總市值與月營收的比值,是市場對一家公司的期望值。

那麼怎麼應用這個數字呢? 我的心得有兩個

1.找那些期望值剛開始在上昇的股票,研究讓市場漸趨樂觀的因素

2.找那些期望值已經跌到歷史低點的股票,研究他們是否有機會重返榮耀

對於前者 ,我寫了一個腳本如下

value1=GetField("總市值","M");//單位:億元
value2=GetField("月營收","M");//單位:億元
if value2<>0
then 
value3=value1/value2
else
value3=0;

if trueall(value3>value3[1],3)//過去三期都上漲
and value3[3]<value3[4]
and value3[4]<value3[5] //之前兩期是下跌
and value2>value2[1]//月營收成長
then ret=1;
outputfield(1,value3,2,"總市值/月營收");
outputfield(2,value3[1] ,2,"前1期值");
outputfield(3,value3[2],2,"前2期值");
outputfield(4,value3[3],2,"前3期值");
outputfield(5,value3[4],2,"前4期值");

以今天為例,挑出來的股票如下

081702

對於後者,我寫的對應腳本如下

input:period(60,"計算月數");
input:ratio(10,"距離低點幅度");

settotalbar(period);
value1=GetField("總市值","M");//單位:億元
value2=GetField("月營收","M");//單位:億元
if value2<>0
then 
value3=value1/value2
else
value3=0;

if value3<lowest(value3,period)*(1+ratio/100)
//總市值營收比值距離過去一段時間最低點沒有差多遠
and value3>0
then ret=1;
outputfield(1,value3,2,"總市值/月營收");
outputfield(2,lowest(value3,period),2,"期間最低值");
outputfield(3,value3/lowest(value3,period),2,"兩者的比率");

今天挑出來的股票如下表

081703

 

這個比值,在我負責操盤時,一直是我拿來了解市場對一家公司冷熱態度的參考,也是我拿來衡量空頭市場底部區的重要指標,今天剛好留意到聯發科也名列這個標準裡了,就把這個指標跟大家介紹一下。

 

 

什麼方法才能找到會大漲,可以抱一陣子的股票?

寶雅(5904)五年漲十倍這個案例,最近老是被名嘴及網路拿來作文章,到底要用什麼方法才能找到會大漲好幾倍的股票呢? 我師父教過我一個方法,不過我一向是用在美股,我試著用XS的回測功能去跑台股,發現效果還不錯,跟大家分享我測試的結果。

美國的成長股大師William J. O’Neil是我最早學習的投資大師,比彼得林區,巴菲特都還早,原因是我師父一直覺得台灣是成長股及小型股的天堂,所以歐尼爾的想法比較適用於台灣,也因此,他的CANSLIM法則,一直是我挑股票的重要參考方式,但因為台股以前掛牌的公司只有幾百檔,所以我主要是拿這個法則來挑美股(美股太多了,不用選股策略要一檔一檔做研究是很難的),這幾年台股上市的家數高達1500檔,無法像以前一樣,翻開四季報,一檔一檔研究,所以我也把這個法則改成比較適合台灣市場的篩選條件

底下是我這幾年改良後的條件

C:單季營收年增率≧18%。

A:五年營收複合成長率≧15%且每年皆為正成長。

N:股價創最近1年最高價。
S:中小型股
L:一年股價相對強弱度(RPS)≧80。
I:投信基金持有家數≧10或外資持股比例≧5%。
M:市場趨勢是否為多頭?

簡單講,CANSLIM法則就是在大盤多頭時,挑選股價比大盤強勢的,法人有在佈局的中小型成長股,然後在股價創近一年新高時進場

我用XS選股平台設了下面四個條件

062201

在這邊我條件設的比較寬,用的頻率基本上儘量用年,主要是台灣的企業受季節性影響的波動較大,用比較長的時間來觀察一家公司是比較合理的

接下來在股價面上,如果要符合CANSLIM的標準,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1.股價創一年新高。

2.大盤在多頭。

符合上述兩個條件的腳本如下:

if high=highest(high,200)
and GetSymbolField("tse.tw","收盤價")>
average(GetSymbolField("tse.tw","收盤價"),20)
then ret=1;

拿上面的選股結果去回測這個腳本,用過去三年的資料,出場設定為四十天後出場,回測報告如下:

081501

 

從這個回測報告我們可以發現,透過CANSLIM法則來執行交易策略,進場後持有近兩個月(40天),除了去年七月的指數大跌及近幾個月小型成長股不是主流之外,大部份的時候,這樣的策略,可以帶來穩定的報酬。

顯示CANSLIM這樣的概念,在台灣也是行得通的。

我常在網路或電視上看到名嘴提到一些漲幅讓大家欣羨的股票,我自己的經驗是,這些股票,扣除掉那些主力炒作股之外,都曾經符合CANSLIM法則,剩下的只是我們如何找到它,研究它,買進它跟抱緊它。

怎麼做? CANSLIM法則是個起點。

剩下的,就是不斷嚐試錯誤的過程了。

 

 

以月營收為基礎而建構的三個冷門股選股策略

月營收甫公佈, 這個數據是了解一家公司基本時,每月固定公佈的數據,比財報即時許多,我以這個數據為基礎,寫了幾個選股策略,大家可以試用看看,希望可以給各位增加一些選股時的靈感

一,用月營收來推估全年獲利及本益比

這個策略是用單 月營收乘以營業利益率,算出單月本業獲利,然後假設未來十二個月獲利皆如是,估算其EPS及本益比

計算的腳本如下

value1=GetField("月營收","M");//億
value2=GetField("營業利益率","Q");
value3=value1*12*value2/100;
value4=GetField("最新股本");//億
variable:FEPS(0);
FEPS=value3/value4*10;
setoutputname1("用月營收預估的本業EPS");
outputfield1(FEPS, 2, "用月營收預估的本業EPS");
if feps<>0
then value5=close/feps;
setoutputname2("用月營收預估的本益比");
outputfield2(value5, 2, "用月營收預估的本益比");
if value5<12 and value5>0
then condition1=true;

input:lowlimit(20);//單位:%
setinputname(1,"成長百分比");
value6=GetField("月營收月增率","M");
value7=GetField("月營收年增率","M");

if value6>=lowlimit
and value7>=lowlimit
and value6[1]>0
then condition2=true;

if condition1 and condition2
then ret=1;

選出的股票如下

081101

這個腳本假設每個月獲利都一樣,不適合淡旺季明顯的產業,也不適合營建及證券業,所以上圖選出來相關行業的個股要記得濾掉

二,營收創25個月來新高

我訂了幾個選股條件如下

0810.png103

這 樣的條件可以找到那些有一定的營業額,月營收創25個月新高,近三個月營收表現持續不 錯的中小型股

最新選出來的股票如下

081102

 

 

三,營收月增率優於歷年平均

這個策略是去尋找那些加速成長的公司,腳本如下:

value1=GetField("月營收月增率","M");
value2=average(value1,36);
if value1>10
and value1>value2*1.3
then ret=1;

透過這個腳本,我們可以找到一些營收可能要開始加速成長的股票

除了這三個策略之外,大家也可以試著找出月營收年增率開始黃金交叉的股票等等不同的月營收選股策略,這三個主要是可以在法人盯上它們之前,更早一點的留意到一些冷門的股票,另外可以節省大家自己做功課的時間,所以拿出來跟大家分享

 

從細產業指數的相對強度看類股的輪動

類股輪動一直是掌握盤勢脈動,很重要的一環,在多頭市場,尋找最強勢的產業,買進該產業的龍頭股,是我師父一直強調的操作心法,但如何找到下一輪要接棒輪動的產業? 是高難度的挑戰,老外有人用相對強度來處理這個議題,我們今天就試著把這個概念用在台股上,看看合不合用?

對於類股輪動,最難的是不確定這是不是一日行情? 先前我介紹過用資金流向及大盤相對度兩個 概念來觀察

老外還蠻常用的,則是相對強度(RS)這樣的概念

RS的計算方式是用一段時間的上漲幅度總和去除以下跌幅度總和

如果把這個概念化成自訂指標,腳本可以像下面這樣的寫法

input:length(10); 
variable: sumUp(0), sumDown(0), up(0), down(0),RS(0);
if CurrentBar = 1 then
begin
sumUp = Average(maxlist(close - close[1], 0), length); 
sumDown = Average(maxlist(close[1] - close, 0), length); 
end 
else
begin
up = maxlist(close - close[1], 0);
down = maxlist(close[1] - close, 0);

sumUp = sumUp[1] + (up - sumUp[1]) / length;
sumDown = sumDown[1] + (down - sumDown[1]) / length;
end;
if sumdown<>0
then rs=sumup/sumdown;
plot1(rs);
plot2(2);

我把這個指標用在細產業指數上

rs3 rs2 rs1

 

rs2

 

 

然後我們就會發現,盤整時,這數字在1上下震盪,一旦產業輪動開始接棒時

RS會跳到2以上,所以我們可以把上述的腳本改成以下的警示腳本

input:length(10); 
variable: sumUp(0), sumDown(0), up(0), down(0),RS(0);
if CurrentBar = 1 then
begin
sumUp = Average(maxlist(close - close[1], 0), length); 
sumDown = Average(maxlist(close[1] - close, 0), length); 
end 
else
begin
up = maxlist(close - close[1], 0);
down = maxlist(close[1] - close, 0);

sumUp = sumUp[1] + (up - sumUp[1]) / length;
sumDown = sumDown[1] + (down - sumDown[1]) / length;
end;
if sumdown<>0
then rs=sumup/sumdown;
if rs cross over 2
then ret=1;

這樣就可以找出那一個細產業在轉強中

我實際應用後發現,把這個概念搭配成交量,資金流向及大盤相對強度等數據,確實可以找到非一日行情的類股輪動接棒者

開盤開始發動攻勢的主力買超股~交易時機策略的應用方式

每次當我們在探討選股策略時,總是會踫到一個問題: “選出來的股票到底要什麼時候進場?”  基本面操作者喜歡計算本益比及PB,尋找相對低價的進場點,技術分析操作者喜歡尋找指標黃金交叉的進場點,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從分時走勢圖上的變化,所出現的進場點。

一般來說,我們習慣於透過一些選股條件挑出一份觀察名單,然後透過自己相信的價格衡量標準,來決定是否進場,之後,當股市一開盤,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開盤後買進,這 樣的操作手法,對於長線或波段或許可以,但對於短線操作者,最好還是考慮一下這檔股票當天盤中的表現,再來決定是否出手,或是出手的點要設在那裡?

也就是我們在設定程式交易的流程中,除了選股,交易日期之外,還要安排交易的時機。

舉個例子,我們計算籌碼,找到了主力一直在買超的股票,那麼我們是隔天開盤就跳進去嗎? 實際上,有些主力洗盤的時間會長達一兩個月,看到主力持續買超就跳進去,可能會等上好久攻勢都還沒有發動。

但如果我們把主力買超的股票選出 來之後,設為觀察名單,就可以每天用特定交易時機的策略去跑,等到出現買進訊號的時候再進場,這樣資金的應用效率就更高了。

例如以下的腳本

主力買超股

input: Length(5); setinputname(1,"計算天數");
input: limit1(20); setinputname(2,"買超佔成交量比例");

variable: r1(0), volTotal(0),ratio(0);

SetBarBack(20);
SetTotalBar(25);

r1 = summation(GetField("主力買賣超張數"), Length);
volTotal = summation(Volume, Length);

if voltotal<>0 then 
 begin
 ratio = r1 / voltotal * 100;
 if ratio >= limit1 and average(volume,20) > 500 then ret=1;
 
 setoutputname1("主力買賣超比重(%)");
 outputfield1(ratio);
 end;

我們寫了上述這個選股策略來挑出主力買超的股票

接下來我們可以用下面這個交易時機策略,每天來跑上述選股策略選出來的股票

開盤後一路走強

if barfreq <> "Min" or Barinterval <>1 then RaiseRuntimeError("請設定頻率為1分鐘");
input:n1(10,"開盤連續幾分鐘");
variable:BarNumberOfToday(0); 
if Date <> Date[1] then BarNumberOfToday=1 
else BarNumberOfToday+=1;{記錄今天的Bar數} 

if Date =currentdate then begin
variable: idx(0),tTime(0);
tTime=0;
 
for idx = 0 to n1-1
begin
if Close[idx] > Close[idx+1] then tTime+=1;
 {推升時記1}
 end; 
value1=q_DailyHigh;
if tTime >=n1*0.75
and q_PriceChangeRatio < 2 {漲幅仍在2%內}
and Timediff(Time,Time[BarNumberOfToday-1],"M") =n1{分鐘} 
 {離開盤第1個價15分鐘內}
and close=value1//目前是今日最高價
then ret=1;
end;

上述這個腳本代表開盤後一路往上走,這代表主力吃完貨,要開始拉,或是有其他的力量要進來參一腳,這時候應該就是進場的時機了

我自己在安排程式交易的時機時,使用的策略有很多種,除了這個開盤一路走高之外,常用的還有

1.突破盤中震盪區間

2.火箭後拉回

3.一分鐘線創N期以來新高

4.破底後又穿頭

5.開高後不拉回

6.開低後迅速站上平盤

以上這些交易時機的策略,可以用OR的方式串在一起,只要盤中這幾個現象出現其中之一,就是符合進場時機

 

進場時機的策略,是透過盤面的變化,來偵測多空力量是否達到一個失衡的突破口,大部份這種策略,都是用1分鐘線來跑,我建議大家寫幾個進場策略,用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尋找轉機股的五個線索

上一篇寫到我挑股票的時候被騙的十種原因,馬上就被問說,你到底是怎麼挑到這些股票的?話說當年在投信拼績效時,要想贏,就必須找到那些會漲一倍的股票,這種股票通常不會是績優股,因為這種股票大家都知道它不錯,股價不會便宜,要再漲一倍以上很難,所以我們通常都是從那些低價的股票裡去挑那些本業營運出現轉機的,這種全壘打型的股票一年挑到兩支,當年績效就立次不敗之地了。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我都是怎麼從財務數字上去找到轉機股的。

轉機股之所以能有轉機,當然前題就是現在股價不高,但是要讓低價股能烏鴉變鳳凰,還是需要營收盈餘出現明顯的轉機

營運要出現轉機,通常是因為以下的幾種情況

1。接到大客戶,大訂單

2。產品價格出現明顯上漲。

3。某項新產品進入量產及熱銷。

4。砍掉一個一直虧錢的大包袱

5。良率終於調整到可以賺錢的水準。

6.  原料成本明顯的下滑。

這六個可能轉機的方向,體現在財報及籌碼上,大致有以下的幾個情況

1。月營收YOY持續維持正成長

2。毛利率出現跳躍式的提昇

3。資本支出及研發費用維持一定的水準,未因先前的營收衰退而減少

4。公司派持續的回補股票

5。成交量較先前明顯增加

根據以上的條件,我訂出以下的選股條件

080101

我的作法是,先從財報及月營收數字中挑出列入觀察名單中的股票,然後再從每天的量能及籌碼來留意這些股票是否真的出現交易異常的情況

以今天為例,上面這個五個條件挑出來的股票共有67檔,名單如下

 

080102

080103

這當中的核心精神是,在股價不佳,營收不優的過往中,仍沒有減少研發費用及資本支出的公司,當它的毛利率或營收出現好轉時,就可以留意它的成交量及籌碼是否出現明顯的變化。

以上大致是我挑轉機股的方式,供大家參考,也祝大家挑到屬於自己的全壘打。

 

 

 

 

選股時,十個藏在細節裡的魔鬼

前兩天,跟大家提到我當研究員時,常常挑錯股票的荒唐歷史,同事建議我不要只寫成功的案例,不妨把挑錯的股票拿出來分享,讓大家作個借鏡, 避免重蹈覆轍。我回顧了我的傷心選股史,列出幾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錯誤,供大家參考。

1.為了接大廠單子挺而走險的資本支出

傷我最重的一家公司,當初以為會拿到intel的單子,辦了很大的增資擴廠,買設備,我們很認真地算過intel的單子進來後,對它EPS的貢獻,後來intel的單子進來的量遠低於預期,龐大的折舊,讓這家原本賺的錢不多的公司,長期由盈轉虧,公司也進入惡性循環,前兩年,我在高鐵上遇到當年的決策者,他跟我聊到這件事時,他說當時台灣前三大廠都有拿到單子,但他當初想要從老三直接拼過老大,所以舉全公司的力量押在這個案子上,如果時光倒流,他會量力而為,不會把所有的雞蛋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從這案例之後,我對那些小公司要接大單都會非常戒慎恐懼,別是那些會因此花大錢買機器設備的我就更小心了。

2.趁火打劫之風口上的豬

這種公司跟上一類公司一樣,都花大錢搞新廠,我們當研究員的,對於那些新廠即將開出的公司都會特別留意,因為這代表營收還開始出現另一波新的成長,特別是產品利潤不錯的公司,一旦有新廠開出來,那通常會是股價更上一層樓的好機會。

但有的公司高層就是抓準了我們資本市場這種重成長的心理,在資本支出裡灌水,收回扣,一個花十五億可以完工的案子搞到要花三十億,一開始量產,折舊比同業高,利潤反而不如以往。

我之前就推薦過一檔產能擴增一倍,即將量產的公司,結果產能上線後,獲利增加不到兩成,財報一公佈,獲利遠低於預期,股價跌到我快被罵到沒地方躲了。

買機器,買船, 買飛機,愈大金額的資本支出,愈可能出現魔鬼,要挑出這種魔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同業多比較。

3.火車對撞之我倆沒有明天

在我的選股生涯中,光碟片行業是一個很慘痛的經驗,因為當年的光碟片是個新興行業,怎麼看,良率夠高的光碟片製造商就像在蓋印鈔機一樣,擴廠當然是很自然的行為,只是這行業裡的三家公司,都卯起來擴廠,結果供給的速度竟然高過需求成長的速度,光碟片的價格如雪崩般下跌,股價當然也是如雪崩般下跌。

4.為了穩住營收而進行的垂直購併

我這輩子推薦錯的股票裡,有幾檔都是為了維持 住客戶,以代工廠的身份,買下客戶的公司,當然對外都會說是開始經營品牌,但人家願意賣出來的品牌,通常營運都不怎麼好,一輩子作代工的,也不會有什麼營銷人才,所以這種購併,初期會因為代工單全部拿回來自己一家獨吃而成長,但如果沒有整頓好,品牌業績衰退,原本代工的生意也因為經營品牌,別的品牌不願意下單而同蒙其害。

5.以熱門題材為名的天女散花投資

我失敗的投資裡,有幾家公司的老板其實很能接受新事務,甚至成立專責部門在投資新興行業,所以才會2000年時投網路公司,接下來投太陽能,最近投生技,但這種沒有磨超過十年的劍,不大容易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原本希望父以子為貴的炒作題材,後來往往都是連年提列投資損失

6.管理不佳卻玩很大

我投過一種公司,在台灣表現其實一般般,但至了大陸及東南亞,擴廠手筆卻很豪邁的公司,這種原本人才就不夠的公司,就好像當連長都很吃力的人,突然當上師長,下場都不大好。我當初拜訪這些公司時,他們都一致性的認為當初在行業裡當不了老大是因為產能輸人家,一旦到了大陸,產能一開出來,大廠的單子就會進來,而我也傻傻的信以為真,但事後去檢討,其實他們在台灣的良率就是比大廠差。

7.靠政治關係拿到的生意

這種公司我不必多說,靠政治關係拿案子,拿低價原料,拿土地或標案的,都得付出代價,這些代價最後一定會傷到利潤。

8.打不贏大環境的小確幸

讓我輸最多的,是這種股票,這種我都稱之為生不逢時的公司,明明公司就不錯,新產品也很好,但踫到時機不對,就不能逆勢推,只能等待下一次多頭時再推薦,特別是如果這種公司背後有人在操盤,千萬別跟他作對。

9.富爸爸的不肖兒子

這種公司多頭市場時當炒作題材是可以,但到了空頭市場,富爸爸自己都顧不了,無法幫兒子,兒子如果表現不佳,千萬別以為富爸爸會來救。我這麼盼了幾回,每回最後都落空。

10.經營階層出現一些怪異人士的公司

好的公司,如果開始用到一些詭異的人,往往是衰敗的開始。之前中部有幾家好公司,為了增資時有不錯的股價,引進了所謂的財務顧問人士,這些人串連炒作,放利多,跟金主圈合作,好公司弄久了名聲也會臭掉。

 

以上是我挑錯的股票最常出現的十大症狀,總結就是老板人品很重要,資本支出的用途很重要,公司的管理能力很重要。

 

1500檔股票,今晚該研究那一檔?

早先還在自營部操盤的時候,偶爾我會請研究員研究某些原先沒在觀察名單中的股票,他們常很興奮的問我:”這是你問到的明牌嗎?” ,其實不是,我每天會用Excel跑出一段時間以來,多空態勢出現改變的公司,每天晚上,這些就是我作功課尋找未來潛力股的起點。

如何研判多空態勢出現改變呢? 我的作法是計算一段區間裡創新高的天數與創新低的天數的差額。

為什麼這麼做呢?

因為在上昇趨勢裡,每天的高點會比前一天高一點,在下降趨勢裡,每天的低點會比前一天低一點,在盤整的時候,則常常既沒有創新高也沒有創新低。

根據這樣的觀察,如果我們把這段期間裡創新高的天數減去創新低的天數,那麼我們就會找出那些低點不再更低,而高點創被突破的股票。

我把這樣的想法寫成一個自訂的指標,股本如下:

input:period(12);
value1=countif(low<lowest(low[1],period),period);
value2=countif(high>highest(high[1],period),period);
value3=value2-value1;
plot1(value3);

把它畫成指標,拿今年最會飆的股票來對照一下

 

我們會發現,這個指標,在盤價盤整時,大約就在正負3上下波動,一旦有明顯的上昇趨勢出現,這個數字就會突破3

082901

我們再來舉幾檔股票為例

082902

 

082903

大家從指標上可以發現,當這個數字站上3之後,一般都不會很快回到3以下,正常的話會往上走,而且對應的股價短線上也都還有出現高點。

所以我就寫了以下這個腳本,專門來找出這一類型的股票

 input:period(12);
value1=countif(low<lowest(low[1],period),period);
value2=countif(high>highest(high[1],period),period);
value3=value2-value1;
if value3 cross over 3
then ret=1;

 

我拿這個腳本去回測,效果最好的是有基本面支撐的股票,例如我用前兩天介紹的,過去幾年營運呈階梯向上的股票來跑這個腳本,回測報告如下:

082904

因為這是短多訊 號,所以我持有天數只設五天,三年來一共出現45次交易的機會,其中31次獲利出場且平均執酬率達到17.47%,這顯示出當有基本面的公司出現這樣的交易訊號時,短線的走勢是很強的。

但如果我拿所有的股票來跑這個腳本,效果就差很多,在603次的交易訊號中,只有299次是賺錢的,勝率是49.59%,平均報酬率是5.67%,不過總報酬達到3416.95%,顯示出現這種訊號五天內上漲的機率雖然只接近一半,但上漲的幅度遠比下跌的幅度大,漲就大漲,跌是小跌。

但自營不能像買菜一樣,啥 股票都進場,所以我請研究員幫我了解一下符合這條件的公司,基本面有沒有足以支撐其刀空結構改變的原因了。

我自己的使用心得是

這個指標出現買進訊號時,我就開始努力作功課,如果覺得有基本面或題材作支撐,短線就很值得留意。

 

 

 

 

尋找開始要進入良性循環的小型股

因著以往投研及操盤的工作經驗,常被問到從基本面怎麼挑出,未來幾年本業表現會不錯的公司,其實以往的那些經驗裡,要寫失敗的經驗,可能會比成功的多很多,在少數的成功經驗裡,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那些進到高成長通道裡的小型股,通常都是在跨過一定的獲利門檻後,開始進到良性循環,營運及股價也都是在過了門檻之後,開始進入令我們投資人感到很舒適的那個階段,這篇文章就是來討論這樣的概念。

 

上市櫃公司進到良性循環的門檻是什麼呢?

我個人的觀察是三個”2″

每股EPS突破2元

稅後淨利超過2億元

股本小於20億元

另外再加上一個: 公司業態是具有經濟規模的成長型行業。

舉幾個例子,先來看做醫材的邦特,底下是它的EPS與股價對照圖

082601

醫材是個有前景且有經濟規模的行業,邦特一直到2012年之前,本業獲利從未超過2億元,EPS則在2012年正式站上2元,當時的股價不到30元。

2013年對邦特是突破門檻的一年,這一年,營業利益及稅後淨利都突破2億元,EPS是2.71元,股價則站上45元,之後的數字就如上面這張圖,每年營收增加約一億,獲利則增加6000到8000萬,股價也超過150元。

我們從邦特過往的歷史來看,在營到達到五億之前,營業利益差不多是5000萬元左右,到了營收超過七億,獲利在一億多元左右,來回徘徊了五年,等到獲利真的超過兩億元之後,公司的營運開始進到穩定成長的軌道上,市場也開始認可這家公司已經破蛹而出,未來變成漂亮蝴蝶的機率變大,所以給它比較高的PE。

 

再舉另一個例子

光隆是台灣老牌羽絨業者,這家公司1966年就成立了,1999年才掛牌,但掛牌之後到2011年為止,稅後淨利都一直不到2億元,直到2012年第一次站上兩億元,每股盈餘也第一次站上2元,2012年是光隆這家公司第一次突破雙20的門檻,光隆的股價也從不到20元,到後來幾次站上50元。

20160822

我們如果從一家公司的發展歷史來看,”三個2″的門檻是一家公司開始進入正向循環的訊號,因為一家公司從成立到每年賺個一億多,差不多就開始擺脫草創期了,接下來就是要開始找人打架,打贏了,代表夠強,稅後淨利從一億跳到兩億,就是打贏了,如果打輸了,就是繼續練身體,這段期間的策略很重要,但風險也相對大,所以我們做為一個投資人,可以等到獲利確定有兩億,EPS也站上兩元,一切都代表這家公司在他所處的行業,已經是一隻打架雞了再投資它。

為了找出現在市場上有那些公司是未來打架雞候選人,我設了幾個選股條件

2016082202

根據這些條件,一共挑出來43檔股票

2016082201

當然這只是初步的篩選,接下來我們應該看看這些公司,是不是符合以下的特徵

1.營運具有經濟規模

2.所屬行業有前瞻性

3.努力經營一段時間了,不是那種在風口上的豬

 

經過這三個過濾條件,我們就可以挑出一些可以列入觀察名單中的股票,然後再持續追蹤這些公司月營收及財報的數據,以及籌碼面法人的動向,以上差不多就是我以前還在操盤時代,尋找明日之星的方法之一。

當然有些過了門檻的公司,營運還是停滯,但我的經驗是,如果過門檻的原因不是大環境變好,而是自身的競爭力有了明顯提昇,接下來進到成長軌道的機率就會更大。

各位可以自行設一些如毛利率成長之類的條件再來過濾這43檔公司

 

目前市場上價值型投資的觀念大家比較能接受,但我以往受的訓練是從企業發展過程的角度去挑明日之星的股票,所以如果大家對這方面的議題有興趣,我反而可以聊的會比較多。

 

 

 

 

 

 

 

暗黑操盤手的告白之讀後心得

最近看了一本書:”暗黑操盤手的告白”  ,我建議有心往交易這條路走的朋友,多看幾遍這本書。

這本書,書名是聳動了點,封面是灑狗血了點,但書的內容頗充實,書裡講的不是交易策略,講的是成功交易者心理素質的養成過程,講的是各種交易理論的實踐心得,講的是活下來的交易者 對市場的觀察,這些領域,台灣很少人在講,原因有二,一是不好賣,(好賣的是那些市井小民在股市復仇成功,成為億萬富翁的故事),二是很少有人寫的出來。

最近愈來愈多年青人往程式交易的方向走,我一直很擔心這些年青人,還來不及長大就被波濤兇湧的市場給滅頂了,原本想寫一些跟交易有關的文章來提醒大家,沒想到這本書就這麼出現了,他寫的很好,看完後我覺得可以不必動筆了,關於交易心理素質的部份,大家看這一本就可以。

暗黑操盤手的告白

這本書有封套,裡頭的內容應該是不能透露太多,所以我列出我自己的交易告白,有些觀點,跟本書作者不謀而合,有些則是我自己的心得。

一,系統化交易,切莫隨興而Trade。

這點我跟作者的看法一樣,隨興交易的麻煩在於,一旦市場走勢跟自己的想法不一樣時,很容易亂了套,如果走系統化交易,什麼時候要進場? 什麼時候停利? 什麼時候停損? 進場前就設定的很清楚,市場瞬息萬變,但什麼情況下要做什麼事,在進場前就訂的清清楚楚,什麼狀況做什麼事都是按表操課,這樣就不會被市場的氣氛給迷惑。

二,學會下模擬單。

所有的交易策略,先下模擬單,然後先小量試行,效果如預期了,再配置適量的交易資金。我畫過一個交易流程圖,共四個步驟,其中第三項就是模擬交易。

交易的流程

為什麼需要模擬交易呢? 因為我們回測跑的是歷史數據,但過去的績效並不保證未來的績效,先下模擬單可以感受一下交易策略是不是符合現下的市場供需結構,若通過考驗再開始拿來交易。

XQ系列產品都有提供下模擬單的功能,設定的步驟如下圖

模擬單

首先是在最上方的Menu中選”交易”這個項目,然後按”交易帳號管理”,接下來就把模擬交易這個內建的帳號按”登入”,這麼一來,當你在策略雷達介面作下單設定時,就可以選擇”模擬交易”了。

三,一定要學會停損。

書上說人只要虧超過20%就不會停損,我自己也有這個毛病,總是把賺的錢又吐回去,每次檢討績效,都是因為這個毛病而虧了錢。甚至我認為,如果你學不會停損,千萬別走上交易這條路,早晚會讓你傾家盪產,窮途潦倒,妻離子散,我看過太多例子,千萬不要鐵齒。

四,槓桿不要太大。

因為槓桿太大,人就容易抓狂,一抓狂,就會被貪婪與恐懼給控制,容易出錯。 以我自己為例,每次槓桿一大,我都會患得患失,最後都是小賺小賠出場,荷包沒有更充實,血壓倒是飇高了不少。早些年,在有丙種的時代,有天突然大跌,收盤後,我們辦公室的廁所,一整排,每一間都傳來哭泣聲,只有一位先生老神在在,能吃能笑,我好奇問他說你的股票今天沒跌停哦? 他笑著回我,有啊!! 全跌停,我不禁讚嘆: 你這樣還笑的出來??  他回我一句:  “我又沒墊丙”

快二十年了,我一直記得,股票滿手,市場大跌時,要笑得出來就是不要墊丙。

五,學會自省。

我的個性是賺錢的時候一天看好幾次對帳單,輸錢的時候好久都沒有勇氣看對帳單,結果就是無法直接迎戰自己的缺點,無法面對就無法改變,我們必須直接面對我們的錯誤,這樣才有機會變的更厲害。自省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對帳單中每一個輸錢的交易都拿出來檢討,一直檢討修正,破綻就會愈來愈少。

六,適性而Trade。

交易的風格有非常多種,挑合適自己個性的。以前在法人圈我常被人家笑短腿,笑的我超自卑的,特別是踫到多頭市場時,我總是賣太早,常被同業笑我抱不住,那陣子其實日子過的並不快樂,後來跟一位我在外匯市場認識的老長官聊天時談到這件事,他說他們交易室,十幾個交易員,每個交易風格都不一樣,重點在於能不能賺到錢? take的風險跟他賺到的錢是不是對等? 每個人的個性不同,讓自己覺得很舒適比較重要。

交易風格就像打撃姿勢一樣,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怪姿勢

七,要有想像力。

 想像力就是一般人所說的盤感,有想像力,才能在每一次的策略修改中,揣摩多空雙方交戰的痕跡,才能從回溯測試的報告中,找到改進交易策略的真正關鍵。

要訓練想像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隨便拿一張K線圖,然後把後半段遮住,從前面的每根K棒組合,想像接下來的可能發展,不必準,但要有想法。

如果每次看到K 線圖,你覺得都長的差不多,那麼交易這條路可能就不適合你。

八,學會資金管理。

資金管理在當你手上有了幾支你常應用的交易策略時,就會變的很重要。書上有提到一些資金管理的邏輯及計算,我個人的大原則有幾個

1.我不會把所有的錢都押在一個策略上。

2.看錯了我一定砍,看對了回檔我可能加碼。

3.出場訊號出現,我一定全部變現,從頭來過

這本書真的不錯,(我不認識作者,他舉的例子都是用Mutichart,所以我不必說他好話),我會推薦大家看這本書,原因在於,我看到太多人在交易這條路上跌的爬不起來,不是這些人笨,不是這些人不努力,大多數都是方法不對,心態不對。

方法跟心態,真的work的,很少人願意分享,願意拉別人一把。

這本書的作者有佛心,願意分享,所以我推薦大家如果有志於往交易這條路走,不妨多看幾遍,看懂了,學會了,比發現一個策略會work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