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發財橘子

我常用的選股策略系列之7~用月營收預估低本益比股

剛剛公佈完10月營收,我們拿最新公佈的營收來當計算基礎 ,來估計未來的本業獲利,用這個獲利來算本益比,如果算出來的本益比很低,而且大股東又站在買方,這樣兼具籌碼與基本面的股票,應該很值得我們注意
我把這樣的想法,寫成如附圖的選股策略
一共有三個條件
一,月營收月增率大於0
二,近一日關鍵券商合計買超大於500張
三,用月營收預估的低本益比股
第三個條件是一個選股腳本,腳本的程式碼如下
value1=GetField("月營收","M")
+GetField("月營收","M")[1]+GetField("月營收","M")[2];//億
outputfield(1,value1,1,"近三月營收合計(億)");
value2=GetField("營業利益率","Q");
outputfield(2,value2,1,"營業利益率");
value3=value1*4*value2/100;
//用最近三個月的營收乘以最近一季營業利益率來估算全年本業獲利
value4=GetField("最新股本");//億
variable:FEPS(0);
FEPS=value3/value4*10;
//用這樣估算的本業獲利來算預估的EPS
outputfield(3,FEPS,2,"預估本業EPS");
if feps<>0 
then value5=close/feps;
outputfield(4,value5,"預估本益比");
input:pe(8,"預估本益比上限");
if //getfieldDate("營業利益率", "Q")=20201201
//and 
value5<pe and value5>4
then ret=1;
outputfield(5,value4,0,"股本億元");
這樣的作法,在一些個股並不適用
一,營業外損益很大的公司
二,景氣剛好在高峰的景氣循環股
三,入帳高峰的營建股
四,過去三個月是旺季
這個選股法最合適於那些景氣從低檔正在爬昇的個股
以最近為例,這個選股法在10月份共選出了技嘉,群光及華邦電三檔個股
11月4日則多選出華航這檔個股
這個選股法我個人蠻喜歡,雖然每個月會符合條件的股票不多,但勝率還蠻高的
供大家參考 祝今天操作順利

我常用的選股策略系列之6 :大股東默默買股票的冷門股

昨天介紹了低價冷門但營收創新高的選股法,今天繼續來介紹挑冷門股的方法,昨天從基本面出發,今天則從籌碼面來選股
這個選股法的核心重點有兩個
一,成交量不高 ,代表這檔股票是冷門股,市場沒有人在關心,這種股票現在蠻多的,以昨天為例,有1204檔股票成交量不到1000張
二,近十日關鍵券商合計買超佔成交量達到一成以上
代表這檔股票大股東在默默的買進持股
另外我有加上PB小於1.5及月營收年增率大於15%等兩個基本面及估值面的條件
整體的條件如附圖
這也是另一個不用寫程式,直接從選股中心內建條件組合而成的選股策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組起來回測看看,我之前還有加上週漲幅小於10%這個條件,另外大家如果想要有更多的可以作研究的標的,上述條件也可以放的寬一點
近一個多月來,這個策略一共出了藍天,高興昌,廣積,驊宏資等股票,有的有漲,有的還在盤整
有的朋友喜歡追強勢股,有的朋友喜歡在冷門股中找那些被遺漏的珍珠,我若時間許可,會從這策略挑出的股票中去找可以作功課的標的,畢竟從回測的數字來看,這種大股東持續買的股票,就算很冷門,之後上漲的機率還是蠻高的

我常用的選股策略系列之5~低價冷門營收創高股

選股離不了實戰經驗,我經常從當天大漲的股票中,去尋找及歸納一些他們共同的特點,然後試著把這些特點寫成策略,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策略,就是這麼來的!
大漲的股票一般分成兩種,一種是市場的熱門股,先前的航海王,鋼鐵俠都是屬於這一種,往往是投信外資齊飛,主力共當沖一色
另外有一種則是冷到平常根本沒人在意,但突然就異軍突起,我有觀察到,有些冷門股,平常沒有法人留意,但十年寒窗後,開始有一些產品被客戶接受,反映上月營收上就是新公佈的月營收創了一段時間以來的新高,這樣的公司會讓法人在每個月review營收時相中,開始安排參訪,之後如果真的有轉機,就有機會成為法人,特別是代操部門佈局的個股
針對這一類的個股,我寫了一個腳本,這個腳本是去從20元以下的低價股,挑出符合以下幾個條件的個股,在基本面方面
1⃣ 月營收要大於一億元 ,代表這家公司還在繼續運營中
2⃣ 月營收創13個月新高,代表這家公司可能有轉機
3⃣ 連續兩個月月營收年增率都大於0% ,代表營收新高不是上個月的貨延到本月出造成的
在籌碼面方面,則是要挑連續兩天綜合前十大券商每天都有買超,這代表市場也有其他有心人可能開始看上它了。
在量能面方面,五日均量要小於1000張,代表這家公司除了低價之外還乏人問津。
大家可以試著把這個策略組合好之後回測看看,這個策略是不用寫腳本的,用XQ選股中心的敘述式組合就可以了。
在使用上,如果符合上述條件的個股先前已經漲了一波,那就不急著進場,可以再觀望一下,等回檔,等基本面更明朗,如果先前都盤整,那就很值得留意。例如附圖中的耀勝,
八月初公佈七月營收時,就符合上述的營收條件,但一直到8/26才符合籌碼面的條件訊號才出現,但之後股價在大漲後也有很明顯的拉回,等到八月與九月營收跟去年同期相比也都有三成左右的成長之後,股價才又再大漲一波,所以這個選股策略讓我們有機會第一時間去研究低價轉機股,但不見得每一檔符合條件的個股都是低價轉機股,以上是我從月營收挑低價轉機股時用的選股策略,供參考。
祝大家今天操作順利!

我常用的選股策略系列之4:融資大減但大股東站買方

這陣子有些跌深的股票在反彈,我有一個選股策略是專門挑融資餘額近期明顯減少,而大股東開始站在買方的個股,這個選股策略一共有三個條件:
1⃣ 融資近40天減少超過3000張 且近三日每天都上漲
這個條件的腳本如下,也可以直接從選股條件中作設定
input: period(40,"計算區間");
input: v1(3000,"融資減少張數");
settotalbar(45);
value2 = GetField("融資餘額張數")[period] - GetField("融資餘額張數")[1];
if value2 > v1 and 
trueall(close > close[1],3)
then ret=1;


2⃣ 成交量超過1000張
3⃣ 大股東站在買方
這個條件的腳本如下:
value1=GetField("關鍵券商買賣超張數","D");
if GetField("內部人持股比例","M")
>GetField("內部人持股比例","M")[1]
or GetField("大戶持股比例","W",param := 1000)
>GetField("大戶持股比例","W",param := 1000)[1]+0.5
or value1>=500
then ret=1;
outputfield(1,GetField("內部人持股比例","M"),0,"內部人");
outputfield(2,GetField("內部人持股比例","M")[1],0,"前期內部人");
outputfield(3,value1,0,"關鍵券商");
outputfield(4,GetField("大戶持股比例","W",param := 1000),1,"千張大戶比例");
outputfield(5,GetField("大戶持股比例","W",param := 1000)[1],1,"前期千張大戶比例");
這個腳本是從三方面來研判大股東的動向
1⃣ 透過關鍵券商的買超
2⃣ 透過千張大戶的持股比例
3⃣ 透過內部人持股比例
第一項是日資料,第二項是週資料,第三項是月資料,除了這三項之外,也可以考慮地緣券商買超作為第四項
這個策略我常在大跌後搶反彈時拿來挑看看有沒有值得留意的個股
勝率蠻不錯的,常會挑到一些原本我可能會沒有注意到的個股,大家可以利用這個腳本再去研究一些過的濾的方法,像我比較傾向只看關鍵券商近一日買超的張數夠不夠多,如果只看關鍵券商,挑出來的股票會不夠多,但勝率會比較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看看,祝大家操作順利!

我常用的選股策略系列之3:營收大成長的低價股

這兩天各公司開始公佈【10月份的營收】,我來應應景,分享一個跟月營收有關的選股策略。
這個策略是專門從股價低於20元的股票裡,看看有沒有近一個月的營收明顯成長的公司。
如果這樣的公司月營收有超過一億,毛利率沒有太低,近兩季本業都還有賺錢,那就代表這家公司先前可能獲利不高股性不好所以才會淪為低價股,但現在營收有成長,是轉機股的候選人;如果這樣的公司大股東也在回補,法人也站在買方,那就代表轉機有望,這樣的公司就可能值得我們留意。
舉個例子,十月份營收公佈之後,近一個月來,陸續有富喬、華孚、和鑫這些股票符合這個選股策略。
我把這個策略的完整條件放在 #附圖 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設定,這個策略不用寫程式腳本,不會寫程式的朋友也可以用。
如果大家希望把這個策略的勝率拉的更高,可以加上年度每股營收大於10元這個條件。
這是我個人非常喜愛的一個選股策略。
因為這策略在月營收YOY成長兩成的股票裡,根據每週的千張大戶持股比例,可能每週都有新的符合條件的標的,然後如果法人也買超,感覺就更值得研究研究。
這樣等於每週都有低價股可以作功課,而且檔數也不會太多,所以可以維持在不會太忙亂的研究韻律裡。其次是,大家可以看一下回測的數據,這個策略除非是碰到大空頭或突發性利空,否則績效是會隨著時間而持續向上積累,代表每個月都有機會找到會賺錢的標的。
以上是我個人非常鍾愛的一個選股策略,分享給大家。
祝大家今天操作順利!

我常用的選股策略系列之2:來自營運的現金流量創三年來新高

最近在公佈第三季季報,來跟大家介紹我選轉機股的策略
這個策略的選股條件如附圖👇
它的核心精神是:
1⃣ 挑出最近一季來自營運的現金流量創過去三年來新高的公司,
2⃣ 主力買超,成交量五日趨勢等方面來找到基本面,籌碼面及量能方面都符合條件的股票。
這個選股策略很像是先挑出基本面有明顯好轉的個股,然後在市場愈來愈多人注意到它時進場,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在選股中心把這個選股策略用選股條件組合出來,再去回測看看,我停損停利都是設在7%。
這個策略不用寫腳本就能組合出來,這樣選出來的交易機會蠻多的,我個人在使用時,會再加上近月漲幅小於3.5%這個條件,另外我會過濾掉景氣循環在峰頂的股票
這是我在財報公佈後一直會用的腳本
供大家參考,祝各位今天操作順利!

我常用的選股策略系列之1:股價領先創百日新高的個股

一直以來,持續的分享一些選股策略,網友問說,我介紹了那麼多,有那一些是我每天真的有在用的?
所以我想接下來就開一個系列跟大家介紹我目前有在使用的選股策略
今天首先跟大家介紹的是股價創百日高點的策略
這個策略的腳本如下
Input:SPeriod(13),LPeriod(100); 
// 計算 
// 條件 
// 連續5日成交量>500 
Condition1=trueall(V>500,5); 
// 創區間新高 
Condition20=H=Highest(H,LPeriod); 
Condition2=Condition20 and Not Condition20[1]; 
// 區間壓縮 
Condition3=(Highest(C,SPeriod)-Lowest(C,SPeriod))/Lowest(C,SPeriod)<0.05; 
// 創區間大量 
Condition4=V=Highest(V,SPeriod); 
// 大盤趨勢向上 

Condition100=Condition1 and Condition2 and Condition3 and Condition4 ;

// 篩選 
If Condition100 Then Ret=1;

大家可以試著回測看看

創百日高這樣的選股策略,可以從挑出來的股票中一窺市場的氛圍,像今天出現的這兩檔都顯示,存股族在市場的力量是愈來愈大
以上是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策略,祝大家今天操作順利

走進我的交易室之2 上漲家數指標

近來大盤多空變化較大,時多時空,乍多還空,我想來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設計的一些研判後市多空的指標
今天跟大家介紹的是一個叫作上漲家數指標
這個指標的寫法如下
input:shortterm(5,"短期均線");
value1=GetField("上漲家數");
value2=average(value1,shortterm);
plot1(value2,"均線");
plot2(600);
plot3(300);
用這個腳本畫出來的圖如附圖
從腳本的寫法,這指標的概念很單純,就是畫出上市公司中,每天上漲家數的五日移動平均線
從圖上大家也可以看得出來,這條平均線大致就在300到600之間移動,跌破300 代表市場極度悲觀,但也醞釀著反彈的契機,突破600,代表市場極度樂觀,但也代表短線有樂極生悲的壓力
這兩天的台股,就是這樣的情況
從比較長線來看,我非常在意這條線跟指數是否出現背離的情況
以今年六月到七月中為例,指數還在高檔,但上漲家數的五日移動平均線的高點是逐步下滑,這代表上漲的股票愈來愈少,這對我來說就是警訊
但相反的,如果指數在盤整,但這條線一底高過一底,我就覺得後市應該偏多,因為上漲的家數在變多
之後會陸續跟大家分享我在研判大盤時使用的各種自訂指標
祝大家今天操作順利

走進我的交易室之3~前十大綜合券商總公司買賣超指標

我在研判大盤多空方向時,會參考的一個指標是前十大綜合券商總公司的合計買賣超情況
這個指標XQ是內建的,不必自己特別寫
由於代操及壽險等法人主要是下在這十個點,所以我通常都是拿這個指標來當成除了投信買賣超之外的本土法人動向指標
這個指標我觀察了很久,法人最明顯的作法是會逢低抄底,但有賺就跑,所以當大盤下跌後,如果這個指標出現買超,代表法人是逢低撿便宜,代表他們至少對一些個股還站在買方,如果大盤下殺後反彈,這個指標仍是賣超,那就代表還沒有到這些波段資金抄底的目標區
用這個指標有幾點心得跟大家分享
一,法人如果下跌時有抄底,大盤在漲時他們反而會開始調節,但只要賣超的情況不嚴重,不會影響多頭續攻,如果調節之後又反手買超,那就可能覺得是大多頭行情,看回不回
二,長期累計買賣超如果跟指數背離,要小心 這幾波指數大跌前,這個指標都有提前作頭
三,如果這個指標從長期賣超轉成持續買超,代表法人認為波段下跌滿足點到了
以上是今天跟大家介紹的大盤指標
開這系列的目的,是跟大家分享我平日操作時用的工具
還是特別說明,因為我工作的關係,九點五分之後基本上就不方便一直盯盤,所以我大多數的工具都是以日線為計算基礎,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用的工具也不一樣,投資風格也不一樣,這點得先跟大家說清楚
祝大家今天操作順利

走進我的交易室之4~均買均賣張指標

在研判大盤後市時,我會用這個指標來觀察市場的參與情況
這個指標的腳本如下
value1=getField("委買均", "D");
value2=getField("委賣均", "D");
value3=value1-value2;
plot1(value3,"委買委賣均張差");
plot2(value1,"委買均張");
plot3(value2,"委賣均張");
這是把每天的委買均張與委賣均張都畫成一條線,再把兩者的差畫成柱狀線
這個指標我用了蠻久了,大致可以規納出幾個心得
一,多頭市場委買均張跟委賣均張會同步走高,代表市場參與的資金愈來愈多,相反的,空頭市場買賣單都會同步往下走,代表資金在抽離市場中
二,如果指數上漲而委買委賣均張在往下走,代表散戶盤,操作上要開始見好就收
三,如果下跌後委賣均急縮而委買均突然上升,代表散戶賣而特定大戶在買,是止跌訊號
四,差額愈來愈大是賣壓變大,差額愈來愈小是多頭趨勢
五,買賣盤同探谷底也是止跌訊號之一
這個指標對我波段的研判上有一定的幫助 從這個指標來看,目前是散戶盤,資金抽離的情況在持續中,8/20買賣單同探谷底後,有了這波反彈,這兩天要注意買賣差會不會再次擴大
以上是今天跟大家介紹,我每天都會看一下的大盤檢查指標
我用它來想像及模擬目前的市場多空氣氛
推荐給大家 祝今天操作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