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投資要看A到A+

By | 2017-03-22

A到A+這本書,英文名字叫Good to Great,大部份能夠上市的公司,應該都可以算是夠 good的公司,但做為一個投資人,我們希望投資的標的,最好不僅僅只是good,我們希望挑到great的公司,特別是像現在指數都近萬點了,我們會希望投資的標的能夠長線保護短線,所以我們要挑那些好上加好,會不懼大環境,一直好下去的公司。

在A到A+ 這本書中,用了一張圖來說明這樣的概念

AA

James Collins認為,一家公司要從厚植實力到突飛猛進,要在三個方面建構六個特點,我把這樣的概念列表如下

一,對的人:

1.有第五級的領導人

2.先找對人再決定要做什麼

二,正面對決的心態

1.勇於面對嚴酷的環境

2.刺蝟原則

三,嚴謹的行動力

1.有紀律的文化

2.掌握新科技來加速成長

這六點裡最難懂的應該就是剌蝟原則,一樣有張圖來說明這個概念

hedgehog1

這張圖的意思是,那些從good往great 邁進的公司,他們把公司的重心放在以下三個的交集上

1.充滿熱情的事業

2.能達到世界水準的事業

3.可以帶動獲利引擎的事業

對於非商科背景的朋友,在這本書裡,James Collins透過研究,提出了變成偉大公司的作法,這些作法,不是用財務數字來描述,而是透過比較good的公司及great的公司,然後找到的一些great公司的共通點。

為什麼James Collins會寫這本書呢?

這要從他寫了Bulit to Last這本書談起,這本書的中文書名叫基業長青

他在這本書裡找出了18家所謂高瞻遠矚的公司,這些公司都具備一些共同的特徵,他說,如果你在1926年1月1日,各投資這18家公司一美元,到了1990年底,會增值到6356元,如果你是投到大盤指數基金,則是增長到415 元,所以Collins在這本書的序言裡,一開始就建議每一位投資人一定要看這本書。

後來有位麥肯錫的顧問跟他說,你研究做的很好,書寫的很棒,但書上只告訴我們,great的公司具有那些共同的特徵,但沒有告訴我們要如何才能讓一家公司從good變成great。

所以James Collins又花了5年的時間去研究要如何從good 變成great

然後寫了A到A+這本書。

 

這本書跟大家說明了從Good到great的進程,這些上面所提到的進程,大致可以列出幾個重點

1.有一個第五級的領導人

2.這位領導人把心思花在,不斷找到對的人進到公司

3.然後這家公司有紀律的把他們的熱情,專注在一項他們可以具有世界競爭力的產品

4.而這項產品是可以帶給他們夠豊厚的財務報酬

5.這家公司很有紀律的往這樣的方向持續前進

6.他們善有科技的創新,來加速他們往這樣的方向前進。

不曉得各位看到上面六點,腦海裡浮現的是那家公司呢??

台積電?鴻海?巨大? 巨大? 華碩? 大立光? 微星? 研華? 正新? 聯發科?

 

台灣還有那些公司,符合上述這六項原則,正一步步地在厚植實力,然後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會開始進入突飛猛進的階段呢?

我以前當研究員拜訪上市櫃公司的時候,感受到那種長期值得投資的公司,大都能夠維持一種不斷地迎向挑戰,專注在特定事業,持續架高進入障礙的韻律,這樣的公司,通常毛利率能維持在一定的數字,且每年營收很少會有較大幅度的衰退。

看了A 到A+這本書,才發現,這樣的韻律,正是厚植實力的過程。

所以,我推荐這本書,給所有的朋友

因為這裡頭,包含了如果挑出好公司的非量化觀察角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