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營業利益率不差的公司,市值會比營收高一些,因為這樣的公司,同業如果想併它,往往會算說一年可以帶來多少業績,通常會抓個三年左右作為其合理的估值,也就是說,市值營收比的比值大約在3左右。
如果一家營業利益率不差的公司,市值營收比接近一比一,通常是因為公司的業績在衰退。
反之,如果公司累積營收在成長,且營業利益率蠻穩定,但市值營收比卻接近1:1 ,那可能就是短線上的一個機會。
根據這樣的概念,我訂了一個選股策略如下:
一、總市值營收比小於1.2
二、營業利益率大於5%
三、累計營收年增率大於5%
其中市值營收比小於N這個腳本如下:
value1=getField("總市值(億)", "D"); value2=getField("營業收入淨額", "Y");//單位:百萬 value3=(value1*100)/value2;// 總市值營收比 input:ratio(1,"總市值營收比"); if value3<ratio then ret=1;
這個選股策略過去七年,停損停利設為7%,回測報告如下圖:
這是一個長期可以打敗大盤且交易次數多達9800多次的選股法。
在這一系列中,我想找的數據都是單一或簡單搭配的條件就能打敗大盤,有穩定的收益曲線及夠多的交易次數,這個選股法是符合這個標準的。
代表符合這樣條件的股票,長期來看,短多是有一定的優勢的。
接下來從這些股票中,尋找最佳進場點。
這裡我用的是暴量起漲這個先前介紹過很有用的腳本:
Input: day(20,"日期區間"); Input: ratioLimit(7, "區間最大漲幅%"); Condition1 = C=highest(C,day); //今日最高創區間最高價 Condition2 = V=highest(v,day); //今日成交量創區間最大量 Condition3 = highest(H,day) < lowest(L,day)*(1 + ratioLimit*0.01); //今日最高價距離區間最低價漲幅尚不大 Ret = Condition1 And Condition2 And Condition3;
另外我把市值營收比的條件設的更嚴 ,必須<1。
回測的結果如下圖:
勝率達到68.5% 且交易次數289次。
這一系列我會持續尋找這類概念單純的選股條件及進場時機,大家可以使用這些概念作為基底,再根據個人的經驗加上各種濾網,尋找最合適您自己的交易策略。
===
● XQ【盤後量化選股模組】($1,000) 完整介紹 ➤https://xqcom.pse.is/5fv4wy
● 首次訂閱享7天鑑賞期,首次購買輸入官方優惠碼「@XQ8899」,可折抵模組費用$100!
● 量化交易超值方案!購買就送:【量化積木+台股進階】(總價值$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