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前有跟大家介紹過主力成本線,今天來跟大家介紹外資成本線,畢竟這一波的下跌,外資的賣壓也是壓在駱駝上蠻重的稻草。
外資成本線的指標腳本如下:
Input: period(40, "期間(天)"); variable: avg_b(0); if GetField("Volume") > 0 then Value5 = GetField("外資買張")*GetField("成交金額") /(GetField("Volume")*1000) else Value5 = 0; Value1 = summation(Value5, period); Value2 = summation(GetField("外資買張"), period); if Value2 > 0 and Value2 <> Value2[1] then avg_b = Value1 / Value2; plot1(avg_b,"外資成本線");
這邊我是計算了過去四十個交易日的外資成本,比較長線的朋友可以計算六十的成本。
我自己過往的使用經驗是,如果外資成本離目前的股價有點距離,且外資又開始買超,那裡代表外資不甘被套牢,在攤低成本,這樣股價就有往上站回成本線之上的機會。
但相反的,如果外資在成本線下還是持續賣超,那就相對比較不妙。
不過外資也是常常看錯後認錯追高,所以這個指標有其參考價值,但還是要參考其他的數據,特別是內外資對作時。
講到這裡,最近因為寫了一系列的投資怪傑,也常介紹語法,偶爾會碰到一些比較尖銳的問題,例如像是「寫那麼多,有沒有那種必勝的策略?」
我能理解大家現在口味都很重,習慣那種用XX方法,幾年就賺X千萬元的行銷方式,但我們就真的沒有那麼厲害啊!
XQ能做的,就是儘量收集各種我們覺得有用的數據,然後透過回測及模擬交易,讓大家可以不必花真金白銀,就了解到您對市場的觀察,能不能真的變成一個長期獲利的機制,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