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跟大家提到我當研究員時,常常挑錯股票的荒唐歷史,同事建議我不要只寫成功的案例,不妨把挑錯的股票拿出來分享,讓大家作個借鏡, 避免重蹈覆轍。我回顧了我的傷心選股史,列出幾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錯誤,供大家參考。
1.為了接大廠單子挺而走險的資本支出
傷我最重的一家公司,當初以為會拿到intel的單子,辦了很大的增資擴廠,買設備,我們很認真地算過intel的單子進來後,對它EPS的貢獻,後來intel的單子進來的量遠低於預期,龐大的折舊,讓這家原本賺的錢不多的公司,長期由盈轉虧,公司也進入惡性循環,前兩年,我在高鐵上遇到當年的決策者,他跟我聊到這件事時,他說當時台灣前三大廠都有拿到單子,但他當初想要從老三直接拼過老大,所以舉全公司的力量押在這個案子上,如果時光倒流,他會量力而為,不會把所有的雞蛋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從這案例之後,我對那些小公司要接大單都會非常戒慎恐懼,別是那些會因此花大錢買機器設備的我就更小心了。
2.趁火打劫之風口上的豬
這種公司跟上一類公司一樣,都花大錢搞新廠,我們當研究員的,對於那些新廠即將開出的公司都會特別留意,因為這代表營收還開始出現另一波新的成長,特別是產品利潤不錯的公司,一旦有新廠開出來,那通常會是股價更上一層樓的好機會。
但有的公司高層就是抓準了我們資本市場這種重成長的心理,在資本支出裡灌水,收回扣,一個花十五億可以完工的案子搞到要花三十億,一開始量產,折舊比同業高,利潤反而不如以往。
我之前就推薦過一檔產能擴增一倍,即將量產的公司,結果產能上線後,獲利增加不到兩成,財報一公佈,獲利遠低於預期,股價跌到我快被罵到沒地方躲了。
買機器,買船, 買飛機,愈大金額的資本支出,愈可能出現魔鬼,要挑出這種魔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同業多比較。
3.火車對撞之我倆沒有明天
在我的選股生涯中,光碟片行業是一個很慘痛的經驗,因為當年的光碟片是個新興行業,怎麼看,良率夠高的光碟片製造商就像在蓋印鈔機一樣,擴廠當然是很自然的行為,只是這行業裡的三家公司,都卯起來擴廠,結果供給的速度竟然高過需求成長的速度,光碟片的價格如雪崩般下跌,股價當然也是如雪崩般下跌。
4.為了穩住營收而進行的垂直購併
我這輩子推薦錯的股票裡,有幾檔都是為了維持 住客戶,以代工廠的身份,買下客戶的公司,當然對外都會說是開始經營品牌,但人家願意賣出來的品牌,通常營運都不怎麼好,一輩子作代工的,也不會有什麼營銷人才,所以這種購併,初期會因為代工單全部拿回來自己一家獨吃而成長,但如果沒有整頓好,品牌業績衰退,原本代工的生意也因為經營品牌,別的品牌不願意下單而同蒙其害。
5.以熱門題材為名的天女散花投資
我失敗的投資裡,有幾家公司的老板其實很能接受新事務,甚至成立專責部門在投資新興行業,所以才會2000年時投網路公司,接下來投太陽能,最近投生技,但這種沒有磨超過十年的劍,不大容易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原本希望父以子為貴的炒作題材,後來往往都是連年提列投資損失
6.管理不佳卻玩很大
我投過一種公司,在台灣表現其實一般般,但至了大陸及東南亞,擴廠手筆卻很豪邁的公司,這種原本人才就不夠的公司,就好像當連長都很吃力的人,突然當上師長,下場都不大好。我當初拜訪這些公司時,他們都一致性的認為當初在行業裡當不了老大是因為產能輸人家,一旦到了大陸,產能一開出來,大廠的單子就會進來,而我也傻傻的信以為真,但事後去檢討,其實他們在台灣的良率就是比大廠差。
7.靠政治關係拿到的生意
這種公司我不必多說,靠政治關係拿案子,拿低價原料,拿土地或標案的,都得付出代價,這些代價最後一定會傷到利潤。
8.打不贏大環境的小確幸
讓我輸最多的,是這種股票,這種我都稱之為生不逢時的公司,明明公司就不錯,新產品也很好,但踫到時機不對,就不能逆勢推,只能等待下一次多頭時再推薦,特別是如果這種公司背後有人在操盤,千萬別跟他作對。
9.富爸爸的不肖兒子
這種公司多頭市場時當炒作題材是可以,但到了空頭市場,富爸爸自己都顧不了,無法幫兒子,兒子如果表現不佳,千萬別以為富爸爸會來救。我這麼盼了幾回,每回最後都落空。
10.經營階層出現一些怪異人士的公司
好的公司,如果開始用到一些詭異的人,往往是衰敗的開始。之前中部有幾家好公司,為了增資時有不錯的股價,引進了所謂的財務顧問人士,這些人串連炒作,放利多,跟金主圈合作,好公司弄久了名聲也會臭掉。
以上是我挑錯的股票最常出現的十大症狀,總結就是老板人品很重要,資本支出的用途很重要,公司的管理能力很重要。